摘要 | 第6-8页 |
ABSTRACT | 第8-9页 |
第一章 综述 | 第10-18页 |
1 烟粉虱 | 第10-11页 |
1.1 烟粉虱简介 | 第10页 |
1.2 烟粉虱的为害方式 | 第10-11页 |
2 烟粉虱生物防治进展 | 第11-14页 |
2.1 捕食性天敌 | 第11-12页 |
2.2 寄生性天敌 | 第12页 |
2.3 虫生真菌 | 第12-14页 |
3 烟粉虱对黄化曲叶病毒的传播 | 第14-15页 |
3.1 番茄黄化曲叶病 | 第14-15页 |
3.2 烟粉虱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传播 | 第15页 |
4 虫生真菌与植物病毒的互作 | 第15-17页 |
4.1 虫生真菌和植物之间的互作关系 | 第15-16页 |
4.2 植物病毒抑制物 | 第16页 |
4.3 虫生真菌产生的主要毒素类物质 | 第16-17页 |
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| 第17-18页 |
第二章 爪哇棒束孢对烟粉虱体内TYLCV携带量的影响 | 第18-30页 |
1 材料与方法 | 第19-25页 |
1.1 供试昆虫 | 第19页 |
1.2 真菌和病毒 | 第19页 |
1.3 主要试剂 | 第19-20页 |
1.4 主要仪器 | 第20-21页 |
1.5 爪哇棒束孢处理 | 第21页 |
1.6 烟粉虱体内TYLCV检测 | 第21-24页 |
1.7 烟粉虱体内TYLCV的定量检测 | 第24-25页 |
1.8 数据处理与分析 | 第25页 |
2 结果与分析 | 第25-27页 |
2.1 烟粉虱体内TYLCV基因定量标准曲线 | 第25-26页 |
2.2 若虫感染爪哇棒束孢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量的影响 | 第26页 |
2.3 成虫感染爪哇棒束孢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量的影响 | 第26-27页 |
3 讨论 | 第27-30页 |
第三章 爪哇棒束孢对烟粉虱传播TYLCV能力的影响 | 第30-50页 |
1 材料与方法 | 第31-34页 |
1.1 试虫、真菌和病毒 | 第31页 |
1.2 供试植株 | 第31页 |
1.3 主要器材 | 第31页 |
1.4 爪哇棒束孢对烟粉虱传播TYLCV能力的影响 | 第31-33页 |
1.5 番茄黄化曲叶病病情指数 | 第33页 |
1.6 数据处理与分析 | 第33-34页 |
2 结果与分析 | 第34-47页 |
2.1 成虫感染爪哇棒束孢对传番茄黄化曲叶病毒能力的影响 | 第34-41页 |
2.2 若虫感染爪哇棒束孢对传番茄黄化曲叶病毒能力的影响 | 第41-47页 |
3 讨论 | 第47-50页 |
全文总结 | 第50-5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2-60页 |
申请的专利 | 第60-62页 |
致谢 | 第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