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19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1-17页 |
1.1.1 CTOD—K_I转换关系 | 第11-13页 |
1.1.2 CTOD的概率分布模型 | 第13-14页 |
1.1.3 CTOD与试件厚度的关系 | 第14-15页 |
1.1.4 CTOD 与 CZM 模型中内聚能参数的关系 | 第15-17页 |
1.2 研究内容 | 第17-19页 |
第2章 试样厚度对 CTOD-K_I关系的影响 | 第19-32页 |
2.1 CTOD-KI关系式厚度参数的引入 | 第19-24页 |
2.1.1 平面应力和平面应变下 CTOD—K_I关系式 | 第19-21页 |
2.1.2 与厚度有关的参量 | 第21-22页 |
2.1.3 含厚度参数 Th的 CTOD—K_I关系式 | 第22-24页 |
2.2 试验验证 | 第24-30页 |
2.2.1 BS7448规范简介 | 第24-26页 |
2.2.2 API 2W Gr.60 钢断裂韧度试验 | 第26-28页 |
2.2.3 R3S-153系泊链钢断裂韧度试验 | 第28-29页 |
2.2.4 ADB790E钢断裂韧度试验 | 第29-30页 |
2.3 本章小结 | 第30-32页 |
第3章 CTOD值离散性的统计分析 | 第32-45页 |
3.1 概率分布模型简介 | 第33-38页 |
3.1.1 Birnbaum-Saunders 分布 | 第33-34页 |
3.1.2 极值分布 | 第34-35页 |
3.1.3 对数正态分布 | 第35-36页 |
3.1.4 正态分布 | 第36-37页 |
3.1.5 Weibull 分布 | 第37-38页 |
3.2 概率分布模型优度判定 | 第38-40页 |
3.2.1 Kolmogorov-Smirnov 检验 | 第39页 |
3.2.2 Anderson-Darling 检验 | 第39-40页 |
3.2.3 拟合优度指标—可决系数 | 第40页 |
3.3 CTOD离散性统计分析实例 | 第40-43页 |
3.3.1 API 2W Gr.60 钢 CTOD 的统计分析 | 第40-41页 |
3.3.2 R3S-153 系泊链钢 CTOD 的统计分析 | 第41-42页 |
3.3.3 ADB790E 钢 CTOD 的统计分析 | 第42页 |
3.3.4 三种材料统计结果的比较分析 | 第42-43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43-45页 |
第4章 试样厚度对CTOD值的影响 | 第45-55页 |
4.1 断裂韧度厚度效应的量化公式 | 第46-49页 |
4.1.1 KC厚度效应的第一种表达式 | 第46-47页 |
4.1.2 KC厚度效应的第二种表达式 | 第47页 |
4.1.3 CTOD厚度效应公式 | 第47-48页 |
4.1.4 CTOD厚度效应公式的改进 | 第48-49页 |
4.2 厚度效应改进公式的验证 | 第49-53页 |
4.2.1 14 MnNbq钢母材 | 第49-50页 |
4.2.2 14 MnNbq钢焊缝 | 第50-51页 |
4.2.3 16 Mnq钢母材 | 第51-53页 |
4.3 概率分布模型与厚度效应公式结合的设想 | 第53-54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54-55页 |
第5章 CTOD与内聚力模型参数内聚能Φ的关系 | 第55-61页 |
5.1 CZM模型及其参数 | 第55-56页 |
5.2 有限元模型 | 第56-58页 |
5.2.1 X70管线钢力学性能 | 第56-57页 |
5.2.2 三点弯曲试样模型 | 第57-58页 |
5.2.3 CZM的参数选择 | 第58页 |
5.3 模拟与实验结果的对比分析 | 第58-60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60-61页 |
第6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61-64页 |
6.1 总结 | 第61-62页 |
6.2 展望 | 第62-64页 |
致谢 | 第64-6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5-68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| 第68-69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| 第6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