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20页 |
一、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| 第11-13页 |
(一) 论文选题的背景 | 第11-12页 |
(二) 论文选题的目的 | 第12页 |
(三) 论文选题的意义 | 第12-13页 |
二、文献综述 | 第13-18页 |
(一)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| 第13-15页 |
(二)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| 第15-18页 |
(三) 简要评述 | 第18页 |
三、研究方法 | 第18-19页 |
(一) 文献研究法 | 第18-19页 |
(二) 访谈法 | 第19页 |
(三) 案例研究法 | 第19页 |
四、创新点 | 第19-20页 |
(一) 结合沈阳市中职教育实际状况创新校企合作运行模式 | 第19页 |
(二) 提出建立信息公开的中职校企合作信息管理平台 | 第19-20页 |
第二章 中职校企合作基本理论概述 | 第20-23页 |
一、中职校企合作相关概念界定 | 第20页 |
(一) 中职教育 | 第20页 |
(二) 校企合作 | 第20页 |
(三) 中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 | 第20页 |
二、中职校企合作研究的理论基础 | 第20-23页 |
(一) 生利主义职业教育 | 第20-21页 |
(二) 资源依赖理论 | 第21-23页 |
第三章 沈阳市中职校企合作运行总体状况 | 第23-34页 |
一、沈阳市中职教育发展现状 | 第23-27页 |
(一) 沈阳市中职教育发展历程 | 第23-25页 |
(二) 沈阳市中职教育发展现阶段状况 | 第25-27页 |
二、沈阳市中职教育校企合作运行现状 | 第27-29页 |
(一) 沈阳市中职教育校企合作现行模式 | 第27-28页 |
(二) 沈阳市中职教育校企合作发展状况 | 第28-29页 |
三、沈阳现代制造服务学校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的运行状况 | 第29-34页 |
(一) “订单式培养”及“企业冠名班”方案实施状况 | 第29页 |
(二) “顶岗实习”方案实施状况 | 第29-30页 |
(三) “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”方案实施状况 | 第30-32页 |
(四) “校企共建实训基地”方案实施状况 | 第32页 |
(五) 沈阳现代制造服务学校校企合作问题评述 | 第32-34页 |
第四章 沈阳市中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运行存在问题及成因 | 第34-43页 |
一、沈阳市中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运行存在问题 | 第34-38页 |
(一) 政府推相关政策与制度执行不到位 | 第34-35页 |
(二) 中职学校执行校企合作方案流于形式 | 第35-36页 |
(三) 相关合作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不强 | 第36-37页 |
(四) 校企合作信息交互不畅,互动程度不深入 | 第37-38页 |
(五) 尚未建立完善的校企合作评价与监控体系 | 第38页 |
二、沈阳市中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| 第38-43页 |
(一) 政府推行的相关政策法规和管理机制不健全 | 第38页 |
(二) 中职学校适应行业企业需求能力不强 | 第38-40页 |
(三) 合作企业进行校企合作的动力不强 | 第40页 |
(四) 校企合作信息交互不畅,互动程度不深入 | 第40-41页 |
(五) 尚未建立完善的校企合作评价与监控体系 | 第41-43页 |
第五章 完善及优化沈阳市中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运行的对策研究 | 第43-61页 |
一、建立完善的校企合作政策和制度保障 | 第43-46页 |
(一) 制定政府主导型的校企合作管理机制 | 第43-45页 |
(二) 完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体系 | 第45页 |
(三) 明确校企合作运行中相关政策执行主体的职责 | 第45页 |
(四) 制定中职学校校企合作的财政保障政策 | 第45-46页 |
(五) 大力发展行业组织为校企合作提供平台 | 第46页 |
二、推进中职学校深入开展校企合作项目 | 第46-51页 |
(一) 完善中职学校专业定位与课程设置 | 第46-48页 |
(二) 成立有效的中职学校实训教学基地 | 第48-49页 |
(三) 严格管理中职学校教师的准入制度和发展规划 | 第49页 |
(四) 完善中职学校学生的就业和进修制度 | 第49-51页 |
三、增强合作企业校企合作项目的参与积极性 | 第51页 |
(一) 建立完善、深入、长效的企业激励政策 | 第51页 |
(二) 加强企业对校企合作的深度认知 | 第51页 |
(三) 发挥行业协会或中介组织的调节作用 | 第51页 |
四、加强校企双方互动力度 | 第51-55页 |
(一) 政府、学校、企业分别成立校企合作相关组织机构 | 第51-52页 |
(二) 校企共同建设“双师型”师资队伍 | 第52-53页 |
(三) 校企共建共享实训基地 | 第53-54页 |
(四) 校企共同制定学生培养方案 | 第54页 |
(五) 校企合作开发课程与教材 | 第54-55页 |
(六) 搭建校企合作信息平台 | 第55页 |
五、建立校企合作评价与监控体系 | 第55-59页 |
(一) 构建校企合作评价与监控的多元主体制 | 第55-56页 |
(二) 完善校企合作评价与监控的流程 | 第56-57页 |
(三) 建立校企合作相关主体的反馈渠道 | 第57-58页 |
(四) 建立具有指导意义的校企合作信息管理系统 | 第58-59页 |
六、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并树立标杆企业 | 第59-61页 |
(一) 推行现代学徒工制度为核心的产教结合、校企合作的模式 | 第59页 |
(二) 深入贯彻政策打开中职教育校企合作发展新格局 | 第59页 |
(三) 借鉴成功经验扩大中职教育校企合作试点范围 | 第59-61页 |
第六章 结论 | 第61-64页 |
一、沈阳市中职校企合作模式运行的现状总结 | 第61页 |
二、沈阳市中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运行优化的推进措施 | 第61-62页 |
三、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| 第62-6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4-67页 |
致谢 | 第67-68页 |
作者简介 | 第6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