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建筑结构论文--金属结构论文--钢结构论文

强震下钢框架梁柱焊接节点焊缝疲劳裂纹萌生试验及损伤评估研究

摘要第5-7页
Abstract第7-9页
第一章 绪论第14-32页
    1.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4-15页
    1.2 课题来源第15页
    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-2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地震作用下钢框架梁柱节点的试验研究第15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地震作用下钢框架梁柱节点的损伤评估第19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多轴疲劳寿命预测方法第22-28页
    1.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28-32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主要研究内容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技术路线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创新点第31-32页
第二章 梁柱节点焊接构造细节的破坏机理研究第32-52页
    2.1 试验设计第33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试件详细设计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试验设备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试验加载制度第35-36页
    2.2 试验结果第36-3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试验现象及破坏形态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单调力学性能试验结果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疲劳试验结果第38-39页
    2.3 试验结果分析第39-4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循环性能分析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疲劳性能分析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疲劳强度分析第42-43页
    2.4 损伤破坏机理第43-50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现有的焊接构件疲劳强度分级第43-47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两类焊接构造细节与IIW相似构造细节疲劳强度对比第47-49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焊接构造细节的损伤机理分析第49-50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50-52页
第三章 梁柱节点焊缝疲劳裂纹萌生与扩展试验及其规律研究第52-94页
    3.1 试验设计第53-6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试件设计及加工第53-5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试验仪器设备第55-5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试验工况及加载制度第57-5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测点布置第59-65页
    3.2 试验现象和破坏状态第65-8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节点试件1的加载过程、试验现象和破坏状态第65-6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节点试件2的加载过程、试验现象和破坏状态第69-7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节点试件3的加载过程、试验现象和破坏状态第74-83页
    3.3 试验结果分析第83-9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裂纹类型第83-8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裂纹宏观贯通模式第84-8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焊缝裂纹破坏形态分析第8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裂纹破坏机制分析第85-8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梁翼缘焊缝应变分布规律第88-92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92-94页
第四章 梁柱焊接节点焊缝区超低周疲劳损伤评估第94-130页
    4.1 超低周疲劳损伤评估的基本思路第95-97页
    4.2 超低周疲劳损伤分析的几个关键问题第97-11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多轴疲劳破坏临界面的确定第97-9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循环雨流计数法第99-10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多轴疲劳损伤参量第101-10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复杂应变路径的简化处理及非比例影响因子的确定第103-11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5 疲劳累积损伤准则第110-111页
    4.3 梁柱节点试验的疲劳损伤分析第111-12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梁柱节点焊缝区危险点的应变响应第111-11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焊缝危险点的疲劳破坏临界面第116-11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临界面上正、剪应变响应的循环雨流计数结果第118-12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焊缝危险点的非比例影响因子第122-124页
    4.4 梁柱节点焊缝的超低周疲劳损伤评估第124-128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疲劳损伤估算结果第124-125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损伤模型及疲劳性能参数分析第125-127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节点焊缝损伤评估的影响因素分析第127-128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128-130页
第五章 钢框架梁柱焊接节点有限元分析第130-146页
    5.1 多尺度弹塑性有限元分析方法第131-132页
    5.2 多层钢框架结构整体模型的多尺度分析第132-13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工程算例概况第132-13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工程算例多尺度建模第133-13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模型加载第134-13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多尺度模型计算结果第135-136页
    5.3 梁柱节点实体模型有限元分析第136-14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节点模型及其受力状态分析第137-14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临界面正、剪应变响应对比分析第141-14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非比例影响因子对比分析第143-14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疲劳损伤结果对比分析第144-145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145-146页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146-150页
    6.1 研究结论第146-148页
    6.2 进一步研究展望第148-150页
参考文献第150-161页
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和完成的论文第161-162页
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研究项目第162-163页
致谢第163页

论文共16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空化燃油射流破碎机理的理论和试验研究
下一篇:基于时序控制断裂与炮孔切槽的深埋地下洞室精细爆破开挖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