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林业论文--森林树种论文--竹论文--刚竹论文

毛竹MADS-box基因家族分析及其成员参与开花调控的研究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7页
1 文献综述第11-27页
    1.1 引言第11页
    1.2 竹子开花特点及其研究概况第11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竹子开花的特点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竹子开花原因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竹子开花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第14-15页
    1.3 植物MADS-box基因研究进展第15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MADS-box基因的结构和分类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植物MADS-box基因的进化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MADS-box参与植物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第16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MADS-box蛋白的转录调控机制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5 MADS-box基因在单双子叶植物中功能保守性和多样性第21-23页
    1.4 模式植物花期调控机理研究进展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光周期途径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春化途径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自主途径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1.4.4 GA途径第24-25页
    1.5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5页
    1.6 技术路线第25-27页
2 毛竹MADS-box基因家族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基因表达研究第27-50页
    2.1 材料与方法第27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植物材料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试剂和仪器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毛竹MADS-box的鉴定与分类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毛竹Type Ⅰ型MADS-box的鉴定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5 毛竹PeMADS序列矫正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6 毛竹MADS-box基因家族成员系统进化分析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7 保守结构域分析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8 启动子区域顺式作用元件分析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9 毛竹MADS-box基因家族扩增模式分析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0 毛竹开花期MADS-box基因表达分析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1 毛竹MADS-box基因TA克隆第29-30页
    2.2 结果与分析第30-4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毛竹MADS-box基因成员的鉴定与序列矫正第30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毛竹MADS-box系统进化和基序分析第35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毛竹MADS-box基因长内含子区域LTR-RT分析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毛竹MADS-box基因启动子区域顺式作用元件分析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毛竹MADS-box基因家族扩增模式及共线性分析第40-4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6 毛竹花序不同发育时期MADS-box基因表达分析第43-47页
    2.3 讨论第47-5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获得完整毛竹PeMADS序列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毛竹Type Ⅰ型MADS-box成员可能存在丢失现象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毛竹MADS-box基因存在长内含子及LTR-RT源间插入现象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毛竹MADS-box基因在花序发育过程中与水稻同源基因具有相似的表达模式第49-50页
3 毛竹PeMADS基因克隆及功能研究第50-70页
    3.1 试验材料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植物材料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试验仪器和试剂第50-51页
    3.2 试验方法第51-5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植物总RNA提取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RNA的反转录第5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引物设计与基因克隆第52-5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大肠杆菌转化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质粒提取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6 过表达载体的构建第5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7 农杆菌转化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8 拟南芥的遗传转化第57-59页
    3.3 结果与分析第59-6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PeMADS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第59-6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PeMADS在拟南芥中的异源表达第66-68页
    3.4 讨论第68-70页
4 PeMADS3和PeMADS5参与成花过程信号调控网络的功能初探第70-89页
    4.1 材料与方法第7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植物材料第7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试验仪器和试剂第70页
    4.2 试验方法第70-7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PeMADS3与PeMADS5过表达载体的构建第70-7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水稻的遗传转化第71-7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PeMADS3、PeMADS5启动子克隆第7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PeMADS5启动子活性分析第72-7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5 拟南芥突变体的遗传转化第7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6 转基因拟南芥RT-PCR表达分析第73-74页
    4.3 结果与分析第74-8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毛竹PeMADS5基因功能研究第74-8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毛竹PeMADS3基因功能研究第82-87页
    4.4 讨论第87-89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异源表达毛竹PeMADS5基因促进拟南芥开花第87-88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毛竹PeMADS3促进开花并参与花序形成第88-89页
5 毛竹MADS-box基因家族蛋白互作网络研究第89-102页
    5.1 材料与方法第89-92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材料第89-90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载体构建第90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酵母双杂交第90-92页
    5.2 结果与分析第92-9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String网站预测毛竹MADS-box基因家族成员蛋白质互作网络第92-9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利用酵母双杂交方法确定毛竹MADS-box蛋白互作第94-9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毛竹MADS-box蛋白互作网络构建第98-99页
    5.3 讨论第99-10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MADS-box蛋白在毛竹与拟南芥中蛋白互作网络的异同第99-10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毛竹MADS-box基因家族同亚组内蛋白功能的异化第10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毛竹PeMADS参与毛竹开花过程第100-102页
6 全文总结及创新点第102-104页
    6.1 全文总结第102-103页
    6.2 创新点第103-104页
7 展望第104-105页
参考文献第105-115页
附录第115-126页
个人简介第126-127页
致谢第127页

论文共12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谷子对除草剂抗性的生理特性及产量性状的影响
下一篇:夫妻经营性债务认定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