杭州郭庄小气候实测及热舒适度研究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1 绪论 | 第10-15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0页 |
1.2 选题来源 | 第10-11页 |
1.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1页 |
1.4 研究内容和方法 | 第11-13页 |
1.4.1 研究内容 | 第11-12页 |
1.4.2 研究方法 | 第12-13页 |
1.5 研究框架 | 第13-14页 |
1.6 本章小结 | 第14-15页 |
2 基础理论研究 | 第15-33页 |
2.1 相关概念界定 | 第15-22页 |
2.1.1 气候相关 | 第15-19页 |
2.1.2 热舒适度相关 | 第19-22页 |
2.2 国内外研究动态 | 第22-28页 |
2.2.1 国外小气候研究现状 | 第22-24页 |
2.2.2 国内小气候研究现状 | 第24-28页 |
2.3 杭州郭庄的气候设计 | 第28-32页 |
2.3.1 杭州气候 | 第28-29页 |
2.3.2 郭庄气候设计 | 第29-32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32-33页 |
3 郭庄小气候实测与分析 | 第33-69页 |
3.1 实测方案构建 | 第33-42页 |
3.1.1 杭州概况 | 第33-34页 |
3.1.2 郭庄概况 | 第34-35页 |
3.1.3 实测日期与时间 | 第35-36页 |
3.1.4 实测仪器和方法 | 第36-37页 |
3.1.5 实测测点选取 | 第37-42页 |
3.2 热环境 | 第42-58页 |
3.2.1 太阳辐射变化 | 第42-45页 |
3.2.2 空气温度变化 | 第45-49页 |
3.2.3 地表温度变化 | 第49-55页 |
3.2.4 讨论与分析 | 第55-58页 |
3.3 湿环境 | 第58-62页 |
3.3.1 相对湿度 | 第58-62页 |
3.3.2 讨论与分析 | 第62页 |
3.4 风环境 | 第62-68页 |
3.4.1 风速风向变化 | 第62-67页 |
3.4.2 讨论与分析 | 第67-68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68-69页 |
4 郭庄小气候热舒适度评价 | 第69-92页 |
4.1 冬季小气候热舒适度评价 | 第69-72页 |
4.2 春季小气候热舒适度评价 | 第72-75页 |
4.3 夏季小气候热舒适度评价 | 第75-78页 |
4.4 讨论与分析 | 第78-91页 |
4.4.1 冬季小气候热舒适度讨论与分析 | 第78-85页 |
4.4.2 夏季小气候热舒适度讨论与分析 | 第85-91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91-92页 |
5 总结 | 第92-95页 |
5.1 研究结论 | 第92-93页 |
5.1.1 实测方面结论 | 第92页 |
5.1.2 热舒适度方面结论 | 第92-93页 |
5.2 建议与展望 | 第93-9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5-102页 |
附录一:图表索引 | 第102-104页 |
附录二:实测数据 | 第104-123页 |
附录三:气象站数据 | 第123-124页 |
附录四:PET数据 | 第124-128页 |
导师简介 | 第128-130页 |
个人简介 | 第130-131页 |
致谢 | 第13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