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7-9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9-17页 |
1.1 DNA条形码 | 第9-13页 |
1.1.1 DNA条形码的概述 | 第9-10页 |
1.1.2 DNA条形码的筛选标准 | 第10页 |
1.1.3 DNA条形码的鉴定技术流程 | 第10-11页 |
1.1.4 DNA条形码的数据库 | 第11-12页 |
1.1.5 DNA条形码的分析系统 | 第12-13页 |
1.2 DNA条形码的研究进展 | 第13-14页 |
1.3 DNA条形码的分析比对 | 第14-15页 |
1.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| 第15-17页 |
第二章 红豆杉属植物及饮片的ITS2序列分子鉴定 | 第17-34页 |
2.1 试验材料 | 第17-18页 |
2.2 试验试剂与仪器 | 第18-20页 |
2.2.1 试验试剂 | 第18-19页 |
2.2.2 试验仪器 | 第19-20页 |
2.3 试验方法 | 第20-25页 |
2.3.1 取材及预处理 | 第20页 |
2.3.2 基因组DNA的提取 | 第20-22页 |
2.3.3 基因组DNA质量的检测 | 第22-23页 |
2.3.4 目的基因的PCR扩增及测序 | 第23-25页 |
2.4 试验数据分析 | 第25页 |
2.5 结果与分析 | 第25-32页 |
2.5.1 红豆杉属植物及饮片的DNA提取及PCR扩增 | 第25-28页 |
2.5.2 红豆杉属植物及其饮片的ITS2序列 | 第28-30页 |
2.5.3 红豆杉属植物及其饮片的序列分析 | 第30-32页 |
2.5.4 红豆杉属植物及其饮片ITS2序列的二级结构比较 | 第32页 |
2.6 讨论与小结 | 第32-34页 |
第三章 不同产地黄芩种子的ITS2序列分子鉴定 | 第34-42页 |
3.1 试验材料 | 第34-35页 |
3.2 试验试剂及仪器 | 第35页 |
3.3 试验方法 | 第35-36页 |
3.3.1 预处理 | 第35页 |
3.3.2 基因组DNA的提取 | 第35页 |
3.3.3 基因组DNA质量的检测 | 第35页 |
3.3.4 目的基因的PCR扩增及测序 | 第35-36页 |
3.4 试验数据分析 | 第36页 |
3.5 结果与分析 | 第36-40页 |
3.5.1 黄芩种子的DNA提取及PCR扩增 | 第36-37页 |
3.5.2 黄芩种子的ITS2序列 | 第37-39页 |
3.5.3 黄芩种子的序列分析 | 第39-40页 |
3.6 讨论与小结 | 第40-42页 |
第四章 不同产地苦参种子的ITS2序列分子鉴定 | 第42-48页 |
4.1 试验材料 | 第42页 |
4.2 试验试剂及仪器 | 第42-43页 |
4.3 试验方法 | 第43页 |
4.3.1 预处理 | 第43页 |
4.3.2 基因组DNA的提取 | 第43页 |
4.3.3 基因组DNA质量的检测 | 第43页 |
4.3.4 目的基因的PCR扩增及测序 | 第43页 |
4.4 试验数据分析 | 第43-44页 |
4.5 结果与分析 | 第44-47页 |
4.5.1 苦参种子的DNA提取及PCR扩增 | 第44-45页 |
4.5.2 苦参种子的ITS2序列 | 第45-46页 |
4.5.3 苦参种子的序列分析 | 第46页 |
4.5.4 苦参种子ITS2序列的二级结构 | 第46-47页 |
4.6 讨论与小结 | 第47-48页 |
第五章 忍冬属植物的ITS2序列分子鉴定 | 第48-55页 |
5.1 试验材料 | 第48-49页 |
5.2 试验试剂及仪器 | 第49页 |
5.3 试验方法 | 第49页 |
5.3.1 取材及预处理 | 第49页 |
5.3.2 基因组DNA的提取 | 第49页 |
5.3.3 基因组DNA质量的检测 | 第49页 |
5.3.4 目的基因的PCR扩增及测序 | 第49页 |
5.4 试验数据分析 | 第49页 |
5.5 结果与分析 | 第49-54页 |
5.5.1 忍冬属植物的DNA提取及PCR扩增 | 第49-51页 |
5.5.2 忍冬属植物的ITS2序列 | 第51-52页 |
5.5.3 忍冬属植物的序列分析 | 第52-54页 |
5.6 讨论与小结 | 第54-55页 |
第六章 全文结论 | 第55-5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7-63页 |
Abstract | 第63-64页 |
致谢 | 第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