缩略词 | 第9-10页 |
中文摘要 | 第10-12页 |
Abstract | 第12-13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14-35页 |
1.动物抗感染研究进展 | 第14-23页 |
1.1 哺乳动物的抗感染免疫研究进展 | 第14-16页 |
1.2 以果蝇为模型的天然免疫研究进展 | 第16-19页 |
1.2.1 果蝇感染模型 | 第16-17页 |
1.2.2 果蝇宿主防御策略 | 第17-19页 |
1.3 以秀丽隐杆线虫为模型的天然免疫研究进展 | 第19-23页 |
1.3.1 秀丽隐杆线虫感染模型 | 第20页 |
1.3.2 秀丽隐杆线虫宿主防御策略 | 第20-23页 |
2.活性氧与天然免疫 | 第23-26页 |
2.1 活性氧 | 第23-25页 |
2.2 活性氧在天然免疫中的作用 | 第25-26页 |
3.线粒体参与的天然免疫研究进展 | 第26-33页 |
3.1 mROS的生成 | 第27-28页 |
3.2 mROS的调控 | 第28-29页 |
3.3 mROS参与的天然免疫机制的研究进展 | 第29-33页 |
4.立论依据 | 第33-35页 |
第二章 下调isp-1基因提高秀丽隐杆线虫对粪肠球菌感染的抗性 | 第35-48页 |
1.前言 | 第35页 |
2.实验材料 | 第35-37页 |
2.1 线虫株和细菌株 | 第35-36页 |
2.2 主要药品和试剂 | 第36页 |
2.3 溶液配制 | 第36-37页 |
2.4 主要仪器 | 第37页 |
3.实验方法 | 第37-43页 |
3.1 线虫的一般培养 | 第37-38页 |
3.2 线虫同步化 | 第38页 |
3.3 RNA干扰(RNAi) | 第38-39页 |
3.4 线虫生存分析 | 第39页 |
3.5 粪肠球菌肠道定殖检测 | 第39-40页 |
3.6 实时定量(Real-time)PCR | 第40-42页 |
3.7 数据处理 | 第42-43页 |
4.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43-47页 |
4.1 粪肠球菌感染秀丽隐杆线虫模型的建立 | 第43页 |
4.2 下调isp-1基因提高粪肠球菌感染的秀丽隐杆线虫存活率 | 第43-45页 |
4.3 isp-1RNAi降低粪肠球菌在秀丽隐杆线虫肠道内的定殖 | 第45-46页 |
4.4 isp-1RNAi秀丽隐杆线虫感染后抗菌肽基因表达量提高 | 第46-47页 |
5.本章小结 | 第47-48页 |
第三章 下调mev-1基因提高秀丽隐杆线虫对粪肠球菌感染的敏感性 | 第48-54页 |
1.前言 | 第48页 |
2.实验材料 | 第48-49页 |
2.1 线虫株和细菌株 | 第48页 |
2.2 主要药品和试剂 | 第48-49页 |
2.3 溶液配制 | 第49页 |
2.4 主要仪器 | 第49页 |
3.实验方法 | 第49-50页 |
3.1 线虫的一般培养 | 第49页 |
3.2 线虫同步化 | 第49页 |
3.3 RNA干扰 | 第49页 |
3.4 线虫生存分析 | 第49页 |
3.5 肠道定殖检测 | 第49页 |
3.6 实时定量PCR | 第49-50页 |
4.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50-53页 |
4.1 下调mev-1基因降低粪肠球菌感染的秀丽隐杆线虫存活率 | 第50-51页 |
4.2 mev-1RNAi增强粪肠球菌在秀丽隐杆线虫肠道内的定殖 | 第51-52页 |
4.3 mev-1RNAi秀丽隐杆线虫感染后抗菌肽基因表达量降低 | 第52-53页 |
5.本章小结 | 第53-54页 |
第四章 线粒体超氧阴离子调控秀丽隐杆线虫对粪肠球菌感染的抗性 | 第54-69页 |
1.前言 | 第54页 |
2.实验材料 | 第54-56页 |
2.1 线虫株和细菌株 | 第54-55页 |
2.2 主要药品和试剂 | 第55页 |
2.3 溶液配制 | 第55页 |
2.4 主要仪器 | 第55-56页 |
3.实验方法 | 第56-58页 |
3.1 线虫的一般培养 | 第56页 |
3.2 线虫同步化 | 第56页 |
3.3 RNA干扰 | 第56页 |
3.4 药物处理 | 第56-57页 |
3.5 线虫生存分析 | 第57页 |
3.6 MitoSOX?Red荧光检测 | 第57页 |
3.7 实时定量PCR | 第57-58页 |
4.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58-67页 |
4.1 mETCRNAi线虫对粪肠球菌感染的抗性与sod基因表达量紧密相关.. | 第58页 |
4.2 mETCRNAi线虫对粪肠球菌感染的抗性与超氧阴离子变化相关 | 第58-61页 |
4.3 线粒体超氧阴离子水平升高有助于秀丽隐杆线虫抗粪肠球菌感染 | 第61-67页 |
4.3.1 氧化剂/还原剂处理野生型线虫模拟mETCRNAi线虫抗感染表型 | 第61-62页 |
4.3.2 氧化剂处理能够反转mETCRNAi线虫抗感染表型 | 第62-67页 |
5.本章小结 | 第67-69页 |
第五章 粪肠球菌感染的mev-1RNAi线虫中氧化胁迫反应降低 | 第69-76页 |
1.前言 | 第69页 |
2.实验材料 | 第69-70页 |
2.1 线虫株和细菌株 | 第69页 |
2.2 主要药品和试剂 | 第69-70页 |
2.3 溶液配制 | 第70页 |
2.4 主要仪器 | 第70页 |
3.实验方法 | 第70-72页 |
3.1 线虫的一般培养 | 第70页 |
3.2 线虫同步化 | 第70页 |
3.3 RNA干扰 | 第70页 |
3.4 线虫脂褐素荧光检测 | 第70-71页 |
3.5 转基因线虫荧光检测 | 第71页 |
3.6 实时定量PCR | 第71-72页 |
4.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72-75页 |
4.1 粪肠球菌感染的mev-1RNAi线虫脂褐素积累降低 | 第72-73页 |
4.2 粪肠球菌感染诱导mev-1RNAi线虫抗氧化基因表达量低于空载体对照组 | 第73-75页 |
4.2.1 粪肠球菌感染的mev-1RNAi线虫sod-3基因表达量降低 | 第73-74页 |
4.2.2 粪肠球菌感染的mev-1RNAi线虫gst-4基因表达量降低 | 第74-75页 |
5.本章小结 | 第75-76页 |
第六章 mev-1RNAi线虫对粪肠球菌感染敏感的分子机制 | 第76-90页 |
1.前言 | 第76页 |
2.实验材料 | 第76-77页 |
2.1 线虫株和细菌株 | 第76页 |
2.2 主要药品和试剂 | 第76-77页 |
2.3 溶液配制 | 第77页 |
2.4 主要仪器 | 第77页 |
3.实验方法 | 第77-82页 |
3.1 线虫的一般培养 | 第77页 |
3.2 线虫同步化 | 第77页 |
3.3 daf-16RNAi载体的构建 | 第77-81页 |
3.4 线虫脂褐素荧光检测 | 第81页 |
3.5 转基因线虫荧光检测 | 第81-82页 |
3.6 药物处理 | 第82页 |
3.7 RNA干扰 | 第82页 |
3.8 DAF-16核转位 | 第82页 |
4.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82-87页 |
4.1 mev-1RNAi线虫的DAF-16核转位在粪肠球菌感染后降低 | 第82-83页 |
4.2 mev-1RNAi线虫应对粪肠球菌感染时DAF-16核转位受线粒体超氧阴离子诱导的氧化胁迫调控 | 第83-85页 |
4.3 mev-1RNAi线虫对粪肠球菌感染的氧化胁迫反应依赖DAF-16激活 | 第85-87页 |
5.讨论 | 第87-89页 |
6.本章小结 | 第89-90页 |
第七章 论文总结 | 第90-9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2-103页 |
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103-104页 |
致谢 | 第10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