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7页 |
缩略词英汉对照表 | 第8-13页 |
1. 前言 | 第13-32页 |
1.1 印楝素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| 第13-17页 |
1.1.1 印楝素的拒食作用 | 第13-14页 |
1.1.2 印楝素对昆虫生长发育调控作用 | 第14-17页 |
1.2 细胞自噬 | 第17-21页 |
1.2.1 自噬的过程 | 第17-18页 |
1.2.2 自噬的分类 | 第18-19页 |
1.2.3 自噬发生的分子机制 | 第19-20页 |
1.2.4 自噬信号调控 | 第20-21页 |
1.3 细胞凋亡 | 第21-25页 |
1.3.1 细胞凋亡的信号转导途径 | 第22-25页 |
1.4 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关系 | 第25-28页 |
1.4.1 自噬凋亡相互作用的关键蛋白 | 第25-28页 |
1.5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| 第28-30页 |
1.6 研究内容 | 第30-31页 |
1.7 技术路线 | 第31-32页 |
2. 材料与方法 | 第32-49页 |
2.1 供试材料 | 第32-35页 |
2.1.1 供试细胞 | 第32页 |
2.1.2 质粒和菌株 | 第32页 |
2.1.3 主要试剂及试剂盒 | 第32-33页 |
2.1.4 供试抗体 | 第33页 |
2.1.5 主要仪器设备 | 第33页 |
2.1.6 培养基与溶液配制 | 第33-35页 |
2.2 实验方法 | 第35-49页 |
2.2.1 Cell Counting Kit-8 方法检测印楝素对SL-1 细胞毒性 | 第35-36页 |
2.2.2 透射电镜观察印楝素对SL-1 细胞器的影响 | 第36页 |
2.2.3 Lyso-Tracker Red溶酶体染色检测细胞自噬 | 第36页 |
2.2.4 DAPI探针染色检测诱导细胞的凋亡小体 | 第36-37页 |
2.2.5 流式细胞仪分拣Annexin V-FITC/PI染色的凋亡细胞 | 第37页 |
2.2.6 qRT-PCR检测处理后Atg8基因表达量的变化 | 第37-42页 |
2.2.7 pIEX4EGFP-Atg8载体在印楝素诱导SL-1 细胞中的过表达检测 | 第42-46页 |
2.2.8 细胞总蛋白提取、定量、转膜 | 第46-48页 |
2.2.9 细胞线粒体和细胞质中的蛋白提取 | 第48-49页 |
2.2.10 V5-Atg5和V5-Atg5~(△193-201)在印楝素诱导SL-1 细胞中的过表达检测 | 第49页 |
2.2.11 统计分析 | 第49页 |
3. 结果与分析 | 第49-71页 |
3.1 印楝素通过PI3K/AKT/Tor信号通路诱导SL-1 细胞产生自噬 | 第49-59页 |
3.1.1 CCK-8 方法检测印楝素对SL-1 细胞的毒力 | 第49-50页 |
3.1.2 透射电镜观察印楝素诱导SL-1 细胞的微观结构变化 | 第50页 |
3.1.3 Lyso-Tracker Red 探针检测印楝素诱导细胞产生的自噬溶酶体 | 第50-52页 |
3.1.4 印楝素处理SL-1 细胞后检测Atg8的mRNA表达 | 第52-53页 |
3.1.5 印楝素诱导SL-1 细胞自噬的Atg8-PE蛋白表达检测 | 第53-55页 |
3.1.6 过表达EGFP-Atg8检测印楝素诱导细胞自噬 | 第55-57页 |
3.1.7 过表达EGFP-RPF-LC3对印楝素处理SL-1 细胞后的自噬流检测 | 第57页 |
3.1.8 PI3K/AKT/Tor通路在 印楝素诱导SL-1 细胞自噬中的作用 | 第57-59页 |
3.2 印楝素通过线粒体信号通路诱导SL-1 细胞产生凋亡 | 第59-64页 |
3.2.1 DAPI染色镜检凋亡小体 | 第59-61页 |
3.2.2 流式细胞仪分拣Annexin V-FITC/PI染色的凋亡细胞 | 第61-62页 |
3.2.3 Western blotting检测印楝素诱导细胞中Caspase-3 的表达 | 第62-63页 |
3.2.4 Western blotting检测印楝素诱导细胞中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 | 第63-64页 |
3.3 印楝素诱导SL-1 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关系 | 第64-69页 |
3.3.1 自噬相关蛋白Atg8的时序性表达 | 第64-65页 |
3.3.2 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-3 的时序性表达 | 第65-66页 |
3.3.3 Atg5蛋白的时序性表达 | 第66-67页 |
3.3.4 Western blotting检测V5-tag抗体的表达 | 第67页 |
3.3.5 Western blotting检测Atg5抗体的表达 | 第67页 |
3.3.6 Western blotting检测Cyt C向细胞质的释放 | 第67-69页 |
3.4 小结 | 第69-71页 |
3.4.1 印楝素诱导SL-1 细胞产生自噬的分子机理 | 第69-70页 |
3.4.2 印楝素诱导SL-1 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 | 第70页 |
3.4.3 印楝素诱导SL-1 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关系 | 第70-71页 |
4.讨论与结论 | 第71-77页 |
4.1 讨论 | 第71-76页 |
4.1.1 印楝素诱导SL-1 细胞发生自噬 | 第71-73页 |
4.1.2 印楝素通过PI3K/AKT/Tor信号通路诱导自噬 | 第73-74页 |
4.1.3 印楝素诱导SL-1 细胞发生凋亡 | 第74-75页 |
4.1.4 印楝素诱导的自噬和凋亡的关系 | 第75-76页 |
4.2 结论 | 第76-77页 |
5. 创新点 | 第77页 |
6. 研究展望 | 第77页 |
致谢 | 第77-8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0-88页 |
附录 | 第8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