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--化学论文--分析化学论文

基于染料嵌层超分子囊泡的新型二氧化硫荧光传感体系的设计

中文摘要第10-11页
英文摘要第11-13页
第一章 绪论第13-37页
    1.1 仿生超分子自组装及其研究进展简介第13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仿生超分子自组装第13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细胞(细胞膜)结构的仿生组装第16-24页
    1.2 生物囊泡的结构、功能和分析应用第24-2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生物活性囊泡的结构和功能第24-2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生物囊泡的分析化学应用第27-28页
    1.3 含有染料夹层的超分子囊泡的研究进展第28-3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无荧光的染料嵌层超分子囊泡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强荧光的染料嵌层超分子囊泡第31-34页
    1.4 论文设想第34-3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本实验室已有的研究基础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第35-37页
第二章 化合物的合成和表征第37-56页
    2.1 主要试剂第37页
    2.2 主要仪器第37-38页
    2.3 相关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第38-5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OABM的合成及表征第38-4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OAPC的合成及表征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OALN的合成及表征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BAAD的合成及表征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ADBA的合成及表征第47-4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6 RITC-BA的合成及表征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7 C_(12)-AO的合成及表征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8 Mal-BA的合成及表征第52-5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9 紫脲酸VA的结构式第5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0 三聚氰胺Mel的结构式第55-56页
第三章 基于染料嵌层超分子囊泡的SO_2荧光传感模型的构建第56-73页
    3.1 前言第56-57页
    3.2 染料嵌层超分子囊泡的制备第57-58页
    3.3 OPBM的光谱性能第58-60页
    3.4 OPBM囊泡对SO_2的响应第60-7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两亲单元对荧光响应性能的影响第61-6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pH对荧光响应的影响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浓度响应性能第64-66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响应时间考察第66-6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5 选择性考察第67-69页
        3.4.6 传感机理探究第69-72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72-73页
第四章 SO_2响应性荧光超分子囊泡的结构改造与性能调控第73-86页
    4.1 前言第73页
    4.2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73-8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成囊单体链接方式对自组装体形貌和响应性能的影响第73-7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氢键网络掺杂后自组装体的形貌和响应性能的变化第75-7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亲水端修饰后自组装体的形貌和响应性能的变化第77-8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多色响应超分子囊泡的构建第80-85页
    4.3 本章小结第85-86页
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86-88页
    5.1 论文工作总结第86-87页
    5.2 后续研究展望第87-88页
参考文献第88-95页
附录第95-97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97-98页
致谢第98页

论文共9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安卓平台的桥梁安全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
下一篇:水下机器人的几类控制算法研究与实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