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电工技术论文--电气测量技术及仪器论文--电数量的测量及仪表论文--电能测量、电度表论文

基于环签密的智能电表完整隐私保护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页
第1章 绪论第10-16页
    1.1 选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1.2 智能电表中的隐私问题第11-12页
    1.3 隐私保护研究现状第12-14页
    1.4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4页
    1.5 论文的组织安排第14-16页
第2章 相关技术第16-22页
    2.1 数论与代数基础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群的定义及性质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环和域的定义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有限域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哈希函数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5 双线性对映射第17页
    2.2 相关密码学理论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公钥密码学基础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三类公钥密码体制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椭圆曲线及其上的困难问题第19页
    2.3 环签密相关知识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群签名与环签名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签密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环签密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聚合签密第20-21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21-22页
第3章 无双线性对的无证书环签密技术第22-33页
    3.1 无证书环签密技术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无证书环签密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无证书环签密形式化定义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无证书环签密的安全要求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安全模型第24页
    3.2 对覃海生方案的攻击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覃方案简介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对覃方案的攻击第24-25页
    3.3 改进的无证书环签密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设计思想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方案实现第25-27页
    3.4 安全性分析与证明第27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正确性验证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安全性验证第27-31页
    3.5 性能分析第31-32页
    3.6 本章小结第32-33页
第4章 无证书聚合签密技术第33-41页
    4.1 无证书聚合签密形式化定义第33页
    4.2 改进的无证书聚合签密算法第33-35页
    4.3 安全性分析与证明第35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正确性验证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安全性验证第36-39页
    4.4 性能分析第39-40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40-41页
第5章 智能电表完整隐私保护方案第41-50页
    5.1 智能电表完整隐私保护建模第41-42页
    5.2 隐私保护方案设计第42-4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设计思想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实现流程第43-47页
    5.3 智能电表隐私保护方案整体分析第47-48页
    5.4 MIRACL大数库下的测试第48-49页
    5.5 本章小结第49-50页
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50-52页
参考文献第52-56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56-57页
致谢第57页

论文共5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海南省体育系统人才资源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
下一篇: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对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