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7页 |
1.1.研究的背景、目的及意义 | 第9-11页 |
1.2.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1.3.概念廓清和研究范围 | 第13-15页 |
1.3.1.概念廓清 | 第13-14页 |
1.3.2.研究范围 | 第14-15页 |
1.4.研究内容 | 第15页 |
1.5.研究方法和框架 | 第15-17页 |
1.5.1.研究方法 | 第15-16页 |
1.5.2.研究框架 | 第16-17页 |
第二章 南京市中小学教学楼立面现状 | 第17-30页 |
2.1.现状调研 | 第17-19页 |
2.1.1.调研范围 | 第17-18页 |
2.1.2.调研目的 | 第18页 |
2.1.3.调研方法 | 第18-19页 |
2.2.结果分析 | 第19-30页 |
2.2.1.调研结果汇总 | 第19-29页 |
2.2.2.现存问题总结 | 第29-30页 |
第三章 中小学教学楼立面改造设计的影响因素 | 第30-37页 |
3.1.使用人群 | 第30-33页 |
3.1.1.中小学生行为表现与特点 | 第30-31页 |
3.1.2.中小学生身心发展对教学空间的需求 | 第31-32页 |
3.1.3.教学空间对立面改造设计的影响 | 第32-33页 |
3.2.教育理念 | 第33-34页 |
3.2.1.国外对开敞式教学空间格局的探讨 | 第33-34页 |
3.2.2.开放式教育对立面改造设计的影响 | 第34页 |
3.3.结构安全 | 第34-35页 |
3.4.政策规范 | 第35-36页 |
3.4.1.《中小学校设计规范》 | 第35-36页 |
3.4.2.其他规范 | 第36页 |
3.5.能源环保 | 第36-37页 |
第四章 中小学教学楼立面改造设计策略 | 第37-76页 |
4.1.策略一:配合结构性能提升 | 第37-44页 |
4.1.1.结构加固方式选择 | 第37-38页 |
4.1.2.立面形式语言重塑 | 第38-44页 |
4.2.策略二:结合教学空间优化 | 第44-57页 |
4.2.1.走廊空间拓展 | 第44-51页 |
4.2.2.立面功能复合 | 第51-57页 |
4.3.策略三:实现室内物理环境改善 | 第57-74页 |
4.3.1.光环境 | 第57-64页 |
4.3.2.热环境 | 第64-71页 |
4.3.3.声环境 | 第71-74页 |
4.4.本章小结 | 第74-76页 |
第五章 项目实践——南师附小珠江路校区立面改造设计 | 第76-91页 |
5.1.项目概况 | 第76-78页 |
5.1.1.项目背景 | 第76-77页 |
5.1.2.现状问题 | 第77页 |
5.1.3.设计理念 | 第77-78页 |
5.2.设计方案 | 第78-85页 |
5.2.1.教室单元改造 | 第78-81页 |
5.2.2.外廊空间改造 | 第81-84页 |
5.2.3.改造整体效果 | 第84-85页 |
5.3.建造技术 | 第85-91页 |
5.3.1.结构加固 | 第85-87页 |
5.3.2.墙体大样 | 第87-88页 |
5.3.3.造价评估 | 第88-91页 |
第六章 结论 | 第91-93页 |
6.1.研究的成果 | 第91-92页 |
6.2.研究的不足 | 第92-93页 |
致谢 | 第93-9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4-9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