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0-12页 |
ABSTRACT | 第12-13页 |
符号说明 | 第14-15页 |
第1章 引言 | 第15-30页 |
1.1 染料废水的污染和特点 | 第15-18页 |
1.1.1 染料废水的污染 | 第15-16页 |
1.1.2 染料废水的特点 | 第16-18页 |
1.2 染料废水的处理方法 | 第18-24页 |
1.2.1 生物处理法 | 第18-19页 |
1.2.2 化学处理法 | 第19-20页 |
1.2.3 物理处理法 | 第20-24页 |
1.2.4 其他处理技术 | 第24页 |
1.3 纤维素基吸附剂研究进展 | 第24-28页 |
1.3.1 纤维素简介 | 第24-25页 |
1.3.2 纤维素改性 | 第25-27页 |
1.3.3 纤维素基染料吸附剂研究现状 | 第27-28页 |
1.4 课题研究的依据和主要工作内容 | 第28-29页 |
1.5 论文的组织结构 | 第29-30页 |
第2章 Cell-g-PDMC的制备与表征 | 第30-39页 |
2.1 引言 | 第30-31页 |
2.2 实验试剂以及仪器 | 第31-32页 |
2.3 合成步骤 | 第32-33页 |
2.3.1 阳离子度的测定 | 第32-33页 |
2.3.2 滴定步骤 | 第33页 |
2.3.3 索提溶剂的选择 | 第33页 |
2.4 结果与讨论 | 第33-39页 |
2.4.1 引发体系的改变 | 第33-35页 |
2.4.2 引发温度的影响 | 第35-36页 |
2.4.3 引发剂用量的影响 | 第36-37页 |
2.4.4 引发时间的影响 | 第37页 |
2.4.5 单体用量的影响 | 第37-39页 |
第3章 QD-Cell-g-PDMAEMA的制备与表征 | 第39-54页 |
3.1 引言 | 第39-40页 |
3.2 实验准备 | 第40-42页 |
3.2.1 实验试剂以及仪器 | 第40-41页 |
3.2.2 研究路线 | 第41-42页 |
3.3 Cell-g-PDMAEMA的制备 | 第42-43页 |
3.3.1 合成步骤 | 第42页 |
3.3.2 索提溶液以及时间的确定 | 第42-43页 |
3.3.3 引发剂的选择 | 第43页 |
3.4 Cell-g-PDMAEMA的季铵化 | 第43-44页 |
3.4.1 合成原理 | 第43页 |
3.4.2 季铵化反应溶剂的选择 | 第43-44页 |
3.4.3 合成步骤 | 第44页 |
3.4.4 阳离子度的测定 | 第44页 |
3.5 结果与讨论 | 第44-49页 |
3.5.1 引发剂的浓度对接枝率的影响 | 第44-45页 |
3.5.2 单体的用量对接枝率的影响 | 第45-46页 |
3.5.3 温度对接枝率的影响 | 第46-47页 |
3.5.4 反应时间对接枝率的影响 | 第47-48页 |
3.5.5 温度对季铵化程度的影响 | 第48页 |
3.5.6 碘甲烷的用量对季铵化程度的影响 | 第48-49页 |
3.6 结构表征 | 第49-54页 |
3.6.1 红外光谱分析 | 第49-50页 |
3.6.2 表面形貌分析 | 第50-51页 |
3.6.3 Solid-state ~(13)C- NMR表征 | 第51-52页 |
3.6.4 热重分析 | 第52-54页 |
第4章 QD-Cell-g-PDMAEMA对甲基橙的吸附 | 第54-65页 |
4.1 引言 | 第54-55页 |
4.2 实验试剂和仪器 | 第55页 |
4.3 实验方法 | 第55-58页 |
4.3.1 甲基橙溶液浓度的测定 | 第55-56页 |
4.3.2 初始pH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| 第56页 |
4.3.3 吸附动力学 | 第56-57页 |
4.3.4 吸附等温线 | 第57-58页 |
4.4 结果与讨论 | 第58-65页 |
4.4.1 甲基橙标准溶液曲线的绘制 | 第58-60页 |
4.4.2 初始pH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| 第60页 |
4.4.3 吸附动力学 | 第60-62页 |
4.4.4 吸附等温曲线 | 第62-65页 |
第5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65-67页 |
5.1 总结 | 第65页 |
5.2 展望 | 第65-6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7-77页 |
致谢 | 第77-78页 |
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| 第7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