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机械、仪表工业论文--仪器、仪表论文--其他医疗器械论文

人工肌肉驱动的下肢康复外骨骼的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页
第一章 绪论第9-19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9-10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下肢外骨骼研究现状第10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研究现状第10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研究现状第14-16页
    1.3 论文研究内容第16-19页
第二章 下肢康复外骨骼结构研究第19-33页
    2.1 人体下肢分析第19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下肢功能解剖学分析第19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下肢步行运动分析第22页
    2.2 下肢康复外骨骼结构设计第22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外骨骼结构设计要求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康复自由度分配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外骨骼总体结构设计第23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人工肌肉交叉布置方案选择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外骨骼的可调节性第28-29页
    2.3 固定器受力分析第29-30页
    2.4 部件强度校核第30-31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31-33页
第三章 气动人工肌肉系统特性研究第33-43页
    3.1 人工肌肉实验系统设计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McKibben型气动人工肌肉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实验平台设计第34-35页
    3.2 人工肌肉静态特性研究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等压特性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等张特性第35-36页
    3.3 人工肌肉动态特性研究第36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系统硬件配置对动态特性的影响第36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控制算法对动态特性的影响第39-42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42-43页
第四章 下肢康复外骨骼运动学与动力学分析第43-55页
    4.1 下肢康复外骨骼运动学建模第43-44页
    4.2 下肢康复外骨骼动力学建模第44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拉格朗日方程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外骨骼动力学模型建立第45-47页
    4.3 人工肌肉连接点位置布置第47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髋关节前后侧人工肌肉的布置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膝关节前后侧人工肌肉的布置第50-52页
    4.4 膝关节后侧人工肌肉分离型布置方案分析第52-54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54-55页
第五章 下肢康复外骨骼控制系统的设计第55-69页
    5.1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第55页
    5.2 系统硬件设计第55-6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姿态测量模块设计第55-5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足底力测量模块设计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肌电采集模块设计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气动阀的选择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5 传感器的选择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6 主控板设计第61页
    5.3 系统软件设计第61-6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下位机软件设计第61-6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上位机软件设计第63-64页
    5.4 系统控制策略设计第64-68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PID算法的介绍第64-65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控制策略的设计第65-66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的设计第66-68页
    5.5 本章小结第68-69页
第六章 下肢康复外骨骼实验研究第69-75页
    6.1 样机测试平台搭建第69-70页
    6.2 姿态测量节点测试第70页
    6.3 外骨骼助力效果测试第70-74页
    6.4 本章小结第74-75页
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75-77页
    7.1 研究工作总结第75页
    7.2 未来工作展望第75-77页
致谢第77-79页
参考文献第79-83页
作者简介第83页

论文共8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局部特征匹配的场景识别研究
下一篇:面向脑控车辆的共享控制方法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