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2页 |
引言 | 第15-17页 |
第一章 文献研究 | 第17-38页 |
第一节 研究背景 | 第17-35页 |
1.IBD及其流行病学概况 | 第17-18页 |
2.IBD的发病机制研究概况 | 第18-20页 |
3.Th17/Treg与IBD的发病关系 | 第20-22页 |
4.肠道菌群与Th17/Treg的相关研究 | 第22-23页 |
5.IBD的中西医治疗 | 第23-28页 |
6.中药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 | 第28页 |
7.中药对Th17/Treg细胞平衡的调节作用 | 第28-29页 |
8.IBD动物模型的研究概况 | 第29-32页 |
9.大黄牡丹汤的研究 | 第32-35页 |
第二节 立题依据及研究假设 | 第35-38页 |
1.立题依据 | 第35页 |
2.研究假设 | 第35页 |
3.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35页 |
4.研究内容 | 第35-38页 |
第二章 实验研究 | 第38-100页 |
第一节 大黄牡丹汤质量控制 | 第38-44页 |
1 材料与试剂配制 | 第38-39页 |
2 方法 | 第39-40页 |
3 实验结果 | 第40-42页 |
4 讨论 | 第42-44页 |
第二节 大黄牡丹汤对DSS诱导的炎症性肠病小鼠的治疗作用 | 第44-57页 |
1 材料与试剂配制 | 第44-45页 |
2 方法 | 第45-48页 |
3 实验结果 | 第48-54页 |
4 讨论 | 第54-57页 |
第三节 以肠道菌群作为治疗靶点探讨大黄牡丹汤治疗炎症性肠病的机制 | 第57-82页 |
1 材料与试剂配制 | 第57-58页 |
2 方法 | 第58-63页 |
3 实验结果 | 第63-77页 |
4 讨论 | 第77-82页 |
第四节 大黄牡丹汤调节IBD小鼠Th17/Treg细胞比例及其细胞因子发挥治疗作用 | 第82-100页 |
1 材料与试剂配制 | 第82-84页 |
2 方法 | 第84-89页 |
3 实验结果 | 第89-97页 |
4 讨论 | 第97-100页 |
结语 | 第100-10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3-113页 |
附录 | 第113-115页 |
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| 第115-117页 |
致谢 | 第117-119页 |
统计学审核证明 | 第11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