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英文缩写说明 | 第9-15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5-30页 |
1.1 侵袭性真菌病(invasive fungal disease,IFD)简介 | 第15页 |
1.2 治疗IFD药物分类 | 第15-20页 |
1.2.1 多烯类抗真菌药 | 第15-16页 |
1.2.2 棘白菌素类 | 第16-17页 |
1.2.3 三唑类抗真菌药 | 第17-20页 |
1.3 艾沙康唑鎓硫酸盐简介 | 第20-28页 |
1.3.1 新药发现 | 第20-23页 |
1.3.2 药效学 | 第23-24页 |
1.3.3 药代动力学 | 第24-25页 |
1.3.4 药物相互作用 | 第25页 |
1.3.5 毒理学 | 第25-26页 |
1.3.6 临床试验 | 第26-27页 |
1.3.7 不良反应 | 第27-28页 |
1.4 本章小结 | 第28-30页 |
第2章 艾沙康唑鎓硫酸盐的合成工艺研究 | 第30-73页 |
2.1 艾沙康唑鎓硫酸盐简介 | 第30页 |
2.2 艾沙康唑鎓硫酸盐合成方法综述 | 第30-36页 |
2.2.1 艾沙康唑鎓硫酸盐逆合成分析 | 第31页 |
2.2.2 艾沙康唑的合成 | 第31-34页 |
2.2.3 侧链中间体3的合成 | 第34-35页 |
2.2.4 艾沙康唑鎓硫酸盐的合成 | 第35-36页 |
2.3 艾沙康唑合成路线及各步反应讨论 | 第36-56页 |
2.3.1 (R)-1-吗啉基-2-羟基-丙-1-酮(M1) | 第37-38页 |
2.3.2 (R)-1-吗啉-2-(1-四氢-2H-吡喃-2-基氧基)丙-1-酮(M2) | 第38-39页 |
2.3.3 (R)-1-(2,5-二氟苯基)-2-(1-四氢-2H-吡喃-2-基氧基)丙-1-酮(M3) | 第39-42页 |
2.3.4 (2R,3R)-1-(1H-1,2,4-三唑-1-基)-2-(2,5-二氟苯基)-2,3-丁二醇甲磺酸盐(M6) | 第42-48页 |
2.3.5 (2R,3S)-2-(2,5-二氟苯基)-3-甲基-2-[(1H-1,2,4-三唑-1-基)甲基]环氧乙烷(M7) | 第48-50页 |
2.3.6 (2R,3S)-1-(1H-1,2,4-三唑-1-基)-2-(2,5-二氟苯基)-3-氰基-2-丁醇(M8) | 第50-52页 |
2.3.7 (2R,3R)-3-(2,4-二氟苯基)-3-羟基-2-甲基-4-(1H-1,2,4-三唑-1-基)丁硫酰胺(M9) | 第52-53页 |
2.3.8 (2R,3R)-3-[4-(4-氰基苯基)噻唑-2-基]-1-(1H-1,2,4-三唑-1-基)-2-(2,5-二氟苯基)-丁基-2-醇(艾沙康唑) | 第53-56页 |
2.4 艾沙康唑结构鉴定 | 第56-59页 |
2.4.1 质谱 | 第56-57页 |
2.4.2 核磁共振 | 第57-59页 |
2.5 侧链合成路线的确定及工艺改进 | 第59-64页 |
2.5.1 2-氯烟酸叔丁酯(C1) | 第59-60页 |
2.5.2 2-甲基氨基烟酸叔丁酯(C2) | 第60-61页 |
2.5.3 2-甲基氨基-3-吡啶甲醇(C3) | 第61-63页 |
2.5.4 N-甲基-N-(3-[((N-叔丁氧羰基-N-甲基氨基甲基)乙酰氧基)甲基]吡啶-2-基)氨基甲酸(1-氯乙基)酯(3) | 第63-64页 |
2.6 侧链结构鉴定 | 第64-65页 |
2.6.1 质谱 | 第64页 |
2.6.2 核磁共振 | 第64-65页 |
2.7 艾沙康唑鎓氯化物盐酸盐合成 | 第65-69页 |
2.7.1 N-甲基-N-叔丁氧羰基-[2-[[[1-[1-[(2R,3R)-3-[4-(4-氰基苯基)-2-噻唑基]-2-2,5-二氟苯基)-2-羟基丁基]-4H-1,2,4-三唑鎓-4-基]乙基氧基]羰基]甲氨基]-3-吡啶]氨基乙酸甲酯碘化物(4) | 第66-67页 |
2.7.2 N-甲基-[2-[[[1-[1-[(2R,3R)-3-[4-(4-氰基苯基)-2-噻唑基]-2-(2,5-二氟苯基)-2-羟基丁基]-4H-1,2,4-三唑鎓-4-基]乙基氧基]羰基]甲氨基]-3-吡啶]氨基乙酸甲酯氯化物盐酸盐(1) | 第67-69页 |
2.8 艾沙康唑鎓氯化物盐酸盐结构鉴定 | 第69-71页 |
2.8.1 质谱 | 第69页 |
2.8.2 核磁共振 | 第69-71页 |
2.9 本章小结 | 第71-73页 |
第3章 实验部分 | 第73-79页 |
3.1 艾沙康唑的合成 | 第73-76页 |
3.1.1 (R)-1-吗啉基-2-羟基-丙-1-酮(M1) | 第73页 |
3.1.2 (R)-1-吗啉-2-(1-四氢-2H-吡喃-2-基氧基)丙-1-酮(M2) | 第73页 |
3.1.3 (R)-1-(2,5-二氟苯基)-2-(1-四氢-2H-吡喃-2-基氧基)丙-1-酮(M3) | 第73-74页 |
3.1.4 (2R,3R)-1-(1H-1,2,4-三唑-1-基)-2-(2,5-二氟苯基)-2,3-丁二醇甲磺酸盐(M6) | 第74页 |
3.1.5 (2R,3S)-2-(2,5-二氟苯基)-3-甲基-2-[(1H-1,2,4-三唑-1-基)甲基]环氧乙烷(M7) | 第74-75页 |
3.1.6 (2R,3S)-1-(1H-1,2,4-三唑-1-基)-2-(2,5-二氟苯基)-3-氰基-2-丁醇(M8) | 第75页 |
3.1.7 (2R,3R)-3-(2,4-二氟苯基)-3-羟基-2-甲基-4-(1H-1,2,4-三唑-1-基)丁硫酰胺(M9) | 第75-76页 |
3.2 亲水性侧链的合成 | 第76-78页 |
3.2.1 2-氯烟酸叔丁酯(C1) | 第76页 |
3.2.2 2-甲基氨基-烟酸叔丁酯(C2) | 第76-77页 |
3.2.3 2-甲基氨基-3-吡啶甲醇(C3) | 第77页 |
3.2.4 N-甲基-N-(3-[((N-叔丁氧羰基-N-甲基氨基甲基)乙酰氧基)甲基]吡啶-2-基)氨基甲酸(1-氯乙基)酯(3) | 第77-78页 |
3.3 艾沙康唑鎓氯化物盐酸盐的合成 | 第78-79页 |
3.3.1 N-甲基-N-叔丁氧羰基-[2-[[[1-[1-[(2R,3R)-3-[4-(4-氰基苯基)-2-噻唑 基]-2-(2,5-二氟苯基)-2-羟基丁基]-4H-1,2,4-三唑鎓-4-基]乙基氧基]羰基]甲氨基]-3-吡啶]氨基乙酸甲酯碘化物(4) | 第78页 |
3.3.2 N-甲基-[2-[[[1-[1-[(2R,3R)-3-[4-(4-氰基苯基)-2-噻唑基]-2-(2,5-二氟苯基)-2-羟基丁基]-4H-1,2,4-三唑鎓-4-基]乙基氧基]羰基]甲氨基]-3-吡啶]氨基乙酸甲酯氯化物盐酸盐(1) | 第78-79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生论文、专利申请 | 第79-8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0-85页 |
致谢 | 第85-86页 |
附录 | 第86-9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