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世界各国经济概况、经济史、经济地理论文--中国经济论文--经济建设和发展论文--资源开发与利用论文

陕西省产业绿色发展的现代治理机制研究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-5页
1 绪论第9-13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9-10页
    1.2 研究意义第1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理论意义第1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实践意义第10页
    1.3 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内容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方法第11-12页
    1.4 论文框架第12-13页
2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第13-29页
    2.1 相关概念界定第13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产业绿色发展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现代治理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产业绿色发展的现代治理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产业绿色发展的现代治理机制第15-16页
    2.2 相关理论概述第16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产业生态学理论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绿色发展理论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现代治理理论第18-19页
    2.3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9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产业绿色发展的内涵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产业绿色发展的实证及路径第21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现代治理的内涵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产业绿色发展的现代治理机制第25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文献述评第28-29页
3 陕西省产业绿色发展效率测度及现代治理现状分析第29-47页
    3.1 陕西省产业绿色发展现状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产业经济现状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能源消耗现状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工业污染现状第30-31页
    3.2 陕西省产业绿色发展效率测度及分析第31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测度方法与指标选取第31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数据及描述性统计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效率测度结果分析第35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松弛变量分析第40-42页
    3.3 陕西省产业绿色发展的现代治理现状第42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政府治理现状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市场治理现状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社会公众治理现状第44-47页
4 陕西省产业绿色发展现代治理机制概念模型及理论假设第47-59页
    4.1 陕西省产业绿色发展现代治理机制框架第47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现代治理机制主体及客体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现代治理机制主体利益需求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现代治理机制主体作用关系第49-50页
    4.2 陕西省产业绿色发展的现代治理机制概念模型第50-51页
    4.3 陕西省产业绿色发展现代治理机制的理论假设第51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政府治理子系统与产业绿色发展第51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市场治理子系统与产业绿色发展第53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社会公众治理子系统与产业绿色发展第55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三个治理子系统作用关系第57-59页
5 陕西省产业绿色发展现代治理机制的实证分析第59-77页
    5.1 实证方法选择第59-62页
    5.2 指标选取与数据处理第62-6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指标体系构建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数据来源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数据处理第64-66页
    5.3 模型设定及检验第66-68页
    5.4 实证结果分析第68-74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直接影响路径分析第68-69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各治理子系统间相互作用分析第69-71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各治理子系统的综合影响路径分析第71-74页
    5.5 实证结果验证第74-77页
        5.5.1 两个指标对产业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第75页
        5.5.2 逐步剔除法回归结果验证第75-77页
6 完善陕西省产业绿色发展现代治理机制的对策建议第77-85页
    6.1 政府治理层面第78-79页
    6.2 市场治理层面第79-81页
    6.3 社会公众治理层面第81-85页
7 研究结论及展望第85-89页
    7.1 结论第85-86页
    7.2 研究不足及展望第86-89页
致谢第89-91页
参考文献第91-101页
附录1第101-103页
附录2第103-111页
附录3第111-113页
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第113页

论文共11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大型体育赛事电视转播风险分析及应对
下一篇:G媒体节事活动整合营销传播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