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6-8页 |
英文摘要 | 第8-10页 |
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1-13页 |
1 研究背景 | 第11-12页 |
2 研究意义 | 第12-13页 |
第二部分 研究方法 | 第13-21页 |
1 研究类型 | 第13页 |
2 研究对象 | 第13-14页 |
3 研究方法 | 第14-17页 |
4 评价内容和方法 | 第17-19页 |
5 统计分析方法 | 第19页 |
6 质量控制 | 第19-20页 |
7 技术路线图 | 第20-21页 |
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| 第21-28页 |
1 研究对象的基线资料 | 第21-23页 |
2 干预效果比较 | 第23-28页 |
2.1 试验组干预效果 | 第23-24页 |
2.2 对照组干预效果 | 第24-25页 |
2.3 两组患者干预效果比较 | 第25-28页 |
第四部分 讨论 | 第28-33页 |
1 研究对象的基线水平 | 第28-29页 |
2 回馈教学对心衰患者健康教育效果的影响 | 第29-33页 |
2.1 回馈教学对心衰患者疾病相关知识水平的影响 | 第29-30页 |
2.2 回馈教学对心衰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 | 第30-31页 |
2.3 回馈教学对心衰患者出院后再入院情况的影响 | 第31-33页 |
第五部分 结论 | 第33-34页 |
1 结论 | 第33页 |
2 创新点 | 第33页 |
3 研究中的局限性及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| 第33-3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4-39页 |
附录1 知情同意书 | 第39-40页 |
附录2 一般情况调查表 | 第40-41页 |
附录3 中文版亚特兰大心衰知识问卷(AHFKT-V2) | 第41-46页 |
附录4 心力衰竭患者自护行为量表 | 第46-49页 |
附录5 心衰患者健康教育手册 | 第49-53页 |
综述 | 第53-6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9-62页 |
致谢 | 第62-63页 |
个人简历 | 第63-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