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3-4页 |
英文摘要 | 第4-5页 |
1 绪论 | 第8-14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8-9页 |
1.2 研究目标与意义 | 第9-10页 |
1.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| 第10-11页 |
1.4 论文结构安排 | 第11-14页 |
2 研究综述 | 第14-26页 |
2.1 相关概念界定 | 第14-17页 |
2.1.1 土地价值与城市土地价格 | 第14-16页 |
2.1.2 土地价格特殊性 | 第16-17页 |
2.2 理论基础与研究现状 | 第17-23页 |
2.2.1 城市土地增值理论 | 第17-18页 |
2.2.2 土地区位理论 | 第18页 |
2.2.3 地统计分析 | 第18-19页 |
2.2.4 空间相关性与空间异质性 | 第19-21页 |
2.2.5 城市土地价格的空间效应 | 第21-23页 |
2.3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(GWR) | 第23-26页 |
3 城市土地价格影响因素体系 | 第26-54页 |
3.1 城市土地价格影响因素的识别 | 第26-39页 |
3.1.1 基于文献分析的城市土地价格影响因素提取 | 第26-38页 |
3.1.2 城市土地价格影响因素的选择原则 | 第38页 |
3.1.3 城市土地价格影响因素的确定 | 第38-39页 |
3.2 基于ISM模型的影响因素体系构建 | 第39-51页 |
3.2.1 解释结构模型法(ISM)概述 | 第39-40页 |
3.2.2 影响因素的解释结构模型 | 第40-51页 |
3.3 城市土地价格影响因素体系小结 | 第51-54页 |
4 城市土地价格的空间效应实证分析 | 第54-84页 |
4.1 重庆市九龙坡区概况 | 第54-57页 |
4.1.1 地理条件 | 第54页 |
4.1.2 社会经济条件 | 第54-55页 |
4.1.3 房地产业发展状况 | 第55-57页 |
4.2 数据收集与处理 | 第57-67页 |
4.2.1 土地成交数据收集 | 第57-59页 |
4.2.2 价格数据的时间修正 | 第59-60页 |
4.2.3 城市土地价格影响因素的量化 | 第60-66页 |
4.2.4 小结 | 第66-67页 |
4.3 数据分析与检验 | 第67-69页 |
4.3.1 描述性统计 | 第67页 |
4.3.2 正态性检验 | 第67-68页 |
4.3.3 空间相关性检验 | 第68-69页 |
4.4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(GWR)构建 | 第69-72页 |
4.4.1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计算总式 | 第69页 |
4.4.2 空间权重函数与带宽的选择 | 第69-72页 |
4.5 GWR模型计算结果 | 第72-84页 |
4.5.1 模型诊断与检验 | 第72页 |
4.5.2 模型结果 | 第72-73页 |
4.5.3 结果分析 | 第73-84页 |
5 土地规划路径建议 | 第84-90页 |
5.1 土地规划方向与思路 | 第84页 |
5.2 东城区土地规划路径 | 第84-87页 |
5.2.1 产业升级 | 第84-85页 |
5.2.2 旧城改造 | 第85-86页 |
5.2.3 文化融合 | 第86-87页 |
5.3 西城区土地规划路径 | 第87-90页 |
5.3.1 产城融合 | 第87-88页 |
5.3.2 以业兴城 | 第88页 |
5.3.3 完善交通 | 第88-90页 |
6 总结与展望 | 第90-92页 |
6.1 研究总结 | 第90-91页 |
6.2 研究展望 | 第91-92页 |
致谢 | 第92-9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4-100页 |
附录 | 第100页 |
A.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10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