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9-33页 |
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19-20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 | 第20-29页 |
1.3 本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 | 第29-30页 |
1.4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| 第30-33页 |
第二章 无线中继器对通信系统的性能影响分析 | 第33-55页 |
2.1 引言 | 第33-34页 |
2.2 无线中继器对通信系统BER的影响 | 第34-40页 |
2.2.1 无线中继器引入的多径效应对系统BER的影响 | 第34-36页 |
2.2.2 无线中继器引入的噪声对系统BER的影响 | 第36-40页 |
2.3 无线中继器对通信系统接收功率的影响 | 第40-50页 |
2.3.1 无线中继器工作频率对功率的影响 | 第44-45页 |
2.3.2 无线中继器位置对功率的影响 | 第45-48页 |
2.3.3 无线中继器增益对功率的影响 | 第48-50页 |
2.4 无线中继器设计方法研究 | 第50-53页 |
2.4.1 无线中继器电路结构分析 | 第50-52页 |
2.4.2 无线中继器设计方法 | 第52-53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53-55页 |
第三章 室内无线中继器中的天线研究 | 第55-87页 |
3.1 引言 | 第55页 |
3.2 施主天线研究 | 第55-69页 |
3.2.1 施主天线设计 | 第55-62页 |
3.2.2 施主天线实现 | 第62-69页 |
3.3 重发天线研究 | 第69-74页 |
3.3.1 工业玻璃的介电常数测试 | 第70-73页 |
3.3.2 基于工业玻璃的天线设计与实现 | 第73-74页 |
3.4 滤波天线研究 | 第74-85页 |
3.4.1 SIW线极化滤波天线研究 | 第75-81页 |
3.4.2 SIW圆极化滤波天线研究 | 第81-85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85-87页 |
第四章 室内无线中继器中的小型化滤波器研究 | 第87-114页 |
4.1 引言 | 第87页 |
4.2 基于双模/多模谐振器的宽带滤波器设计 | 第87-102页 |
4.2.1 基于开路枝节双模谐振器的宽带滤波器设计 | 第87-93页 |
4.2.2 基于短路枝节双模/多模谐振器的宽带滤波器设计 | 第93-102页 |
4.3 基于多层工艺的SIW窄带滤波器设计 | 第102-113页 |
4.3.1 基于TE_(101)模及混合电磁耦合的窄带滤波器设计 | 第103-110页 |
4.3.2 基于TM_(010)模及混合电磁耦合的窄带滤波器设计 | 第110-113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113-114页 |
第五章 无线通信中的室内中继器研制 | 第114-131页 |
5.1 引言 | 第114页 |
5.2 基于宽波束重发天线的无源中继实现 | 第114-119页 |
5.2.1 基于宽波束重发天线的无源中继性能预算 | 第114-116页 |
5.2.2 基于宽波束重发天线的无源中继实验研究 | 第116-119页 |
5.3 基于栅瓣重发天线的无源中继阵列研究 | 第119-126页 |
5.3.1 无源中继单元设计 | 第119-120页 |
5.3.2 4×2无源中继阵列实现 | 第120-126页 |
5.4 有源中继器下行链路实现 | 第126-130页 |
5.4.1 下行链路性能预算 | 第126-127页 |
5.4.2 下行链路实验研究 | 第127-130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130-131页 |
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| 第131-134页 |
6.1 全文总结 | 第131-132页 |
6.2 后续工作展望 | 第132-134页 |
致谢 | 第134-13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35-144页 |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| 第144-14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