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6-8页 |
ABSTRACT | 第8-9页 |
1 绪论 | 第10-20页 |
1.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7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2-17页 |
1.2.3 文献评述 | 第17页 |
1.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| 第17-18页 |
1.4 创新与不足 | 第18-20页 |
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| 第20-25页 |
2.1 相关概念界定 | 第20-21页 |
2.1.1 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 | 第20页 |
2.1.2 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| 第20-21页 |
2.2 理论基础 | 第21-25页 |
2.2.1 公平理论 | 第22页 |
2.2.2 可持续发展理论 | 第22-23页 |
2.2.3 公共产品理论 | 第23-25页 |
3 被征地农民参加当地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国内经验介绍 | 第25-29页 |
3.1 浦东新区的实践介绍 | 第25-26页 |
3.2 太仓市的实践介绍 | 第26-27页 |
3.3 遂宁市的实践介绍 | 第27页 |
3.4 经验启示 | 第27-29页 |
4 鹿城区“征地转保”政策与实施情况 | 第29-34页 |
4.1 鹿城区“征地转保”政策的发展和现状 | 第29-31页 |
4.2 新规下鹿城区“征地转保”的实际情况分析 | 第31-34页 |
4.2.1 新规下鹿城区“征地转保”实际情况的样本选择 | 第31-32页 |
4.2.2 新规下鹿城区“征地转保”实际情况的样本结果分析 | 第32-34页 |
5 鹿城区“征地转保”新规的影响分析 | 第34-48页 |
5.1 “征地转保”新规下被征地农民的满意度分析 | 第34-40页 |
5.1.1 “转保人员”转保前后其公平感的比较分析 | 第34-39页 |
5.1.2 “转保人员”转保前后其养老金替代率的比较分析 | 第39-40页 |
5.1.3 综合分析 | 第40页 |
5.2 鹿城区“征地转保”的问题分析 | 第40-47页 |
5.2.1 公平性推进有限 | 第41-43页 |
5.2.2 抗风险能力降低 | 第43-47页 |
5.3 鹿城区“征地转保”影响分析的结论 | 第47-48页 |
6 鹿城区“征地转保”的建议 | 第48-52页 |
6.1 对提高“转保人员”抗风险能力的建议 | 第48-50页 |
6.1.1 建立完善的“征地转保”配套机制 | 第48-50页 |
6.1.2 转变被征地农民参与社会保险的观念 | 第50页 |
6.2 对推进“转保人员”公平性的建议 | 第50-52页 |
7 结语 | 第52-5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3-57页 |
致谢 | 第5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