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页 |
1 绪论 | 第8-15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8页 |
1.2 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8-9页 |
1.2.1 研究目的 | 第8-9页 |
1.2.2 研究意义 | 第9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9-12页 |
1.3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9-10页 |
1.3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0-12页 |
1.4 相关概念阐述及界定 | 第12-13页 |
1.4.1 儿童 | 第12页 |
1.4.2 儿童游憩空间 | 第12-13页 |
1.4.3 地域文化 | 第13页 |
1.4.4 研究范围界定 | 第13页 |
1.5 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13-15页 |
1.5.1 研究内容 | 第13-14页 |
1.5.2 研究方法 | 第14-15页 |
2 基础研究 | 第15-22页 |
2.1 儿童成长特征研究 | 第15-16页 |
2.1.1 儿童心理行为特征 | 第15页 |
2.1.2 儿童户外活动的需求 | 第15-16页 |
2.1.3 地域文化对儿童成长的意义 | 第16页 |
2.2 儿童游憩空间 | 第16-18页 |
2.2.1 游憩空间特征及分类 | 第16-17页 |
2.2.2 儿童游憩空间对儿童的意义 | 第17-18页 |
2.3 城市公园地域文化表达 | 第18-22页 |
2.3.1 表达原则 | 第18页 |
2.3.2 地域文化构成要素 | 第18-20页 |
2.3.3 表达载体 | 第20-21页 |
2.3.4 表达手法 | 第21-22页 |
3 案例分析 | 第22-30页 |
3.1 国外优秀案例分析 | 第22-25页 |
3.1.1 美国田纳西州谢尔比农场公园儿童探索游乐场 | 第22-23页 |
3.1.2 日本东京丰州拉拉港城市港口儿童乐园 | 第23-25页 |
3.2 国内优秀案例分析 | 第25-28页 |
3.2.1 金山岭松塔儿童乐园 | 第25-26页 |
3.2.2 重庆鸿恩寺儿童公园 | 第26-28页 |
3.3 小结 | 第28-30页 |
3.3.1 地域文化挖掘 | 第28页 |
3.3.2 地域文化表达载体与手法 | 第28-30页 |
4 南昌市儿童游憩空间现状分析 | 第30-49页 |
4.1 南昌市城市公园建设现状 | 第30页 |
4.2 调研对象选取 | 第30-32页 |
4.2.1 实地调研选点 | 第30-31页 |
4.2.2 问卷调查选点 | 第31-32页 |
4.3 调研内容 | 第32页 |
4.4 实地调研分析 | 第32-36页 |
4.4.1 公园地域文化建设现状 | 第32-33页 |
4.4.2 地域文化表达内容分析 | 第33-34页 |
4.4.3 地域文化表达载体 | 第34-36页 |
4.4.4 地域文化表达手法 | 第36页 |
4.4.5 小结 | 第36页 |
4.5 问卷调查分析 | 第36-49页 |
4.5.1 问卷调查数据解析 | 第36-46页 |
4.5.2 儿童认可度 | 第46-48页 |
4.5.3 家长看法 | 第48页 |
4.5.4 小结 | 第48-49页 |
5 南昌市儿童游憩空间地域文化表达策略 | 第49-59页 |
5.1 儿童游憩空间文化表达策略 | 第49-52页 |
5.1.1 表达原则 | 第49页 |
5.1.2 地域文化表达手法 | 第49-50页 |
5.1.3 地域文化表达载体 | 第50-52页 |
5.2 南昌市儿童游憩空间地域文化建设策略 | 第52-56页 |
5.2.1 地域文化提炼 | 第52-53页 |
5.2.2 地域文化应用表达策略 | 第53-56页 |
5.3 南昌市现状儿童游憩空间地域文化表达问题与提升策略 | 第56-59页 |
5.3.1 存在问题 | 第56-58页 |
5.3.2 提升策略 | 第58-59页 |
6 南昌新型儿童游憩空间——万达主题乐园地域文化表达应用分析 | 第59-79页 |
6.1 公园概况 | 第59页 |
6.2 地域文化表达分析 | 第59-75页 |
6.2.1 世外桃源区 | 第59-61页 |
6.2.2 五彩瓷都区 | 第61-64页 |
6.2.3 鄱阳渔家区 | 第64-68页 |
6.2.4 仙女奇缘区 | 第68-71页 |
6.2.5 云霄仙阁区 | 第71-73页 |
6.2.6 竹海秘境区 | 第73-75页 |
6.3 地域文化表达手法分析 | 第75-76页 |
6.4 万达乐园景观表达评价 | 第76-77页 |
6.4.1 万达乐园景观表达优势 | 第76-77页 |
6.4.2 万达乐园景观表达不足 | 第77页 |
6.5 万达乐园景观提升策略 | 第77-79页 |
6.5.1 分区建议 | 第77-78页 |
6.5.2 深化文化内容 | 第78页 |
6.5.3 增添自然景观,强化儿童与自然的互动 | 第78页 |
6.5.4 丰富园区游戏类型,强化儿童与游戏的互动 | 第78页 |
6.5.5 运用非物质文化载体,强化儿童与文化的互动 | 第78-79页 |
7 结论与展望 | 第79-81页 |
7.1 结论 | 第79-80页 |
7.2 不足与展望 | 第80-8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1-84页 |
致谢 | 第84-85页 |
附录 南昌市城市公园儿童游憩空间问卷调查 | 第85-87页 |
作者简介 | 第8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