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注释表 | 第10-11页 |
缩略词 | 第11-12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21页 |
1.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2 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概述 | 第13-14页 |
1.3 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的研究现状 | 第14-15页 |
1.3.1 永磁同步电机的控制策略 | 第14-15页 |
1.4 SVPWM弱磁过调制控制策略 | 第15-20页 |
1.4.1 引言 | 第15页 |
1.4.2 过调制控制策略 | 第15-17页 |
1.4.3 弱磁控制策略 | 第17-20页 |
1.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20-21页 |
第二章 永磁同步电机的模型分析及其矢量控制 | 第21-29页 |
2.1 引言 | 第21页 |
2.2 永磁同步电机的模型分析 | 第21-24页 |
2.2.1 永磁同步电机的结构 | 第21页 |
2.2.2 永磁同步电机在dq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| 第21-24页 |
2.3 永磁同步电机的矢量控制 | 第24-28页 |
2.3.1 电压空间矢量基本概念 | 第24-25页 |
2.3.2 电压空间矢量的数字实现 | 第25-27页 |
2.3.3 矢量控制系统的结构框图 | 第27-28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8-29页 |
第三章 过调制控制策略研究 | 第29-50页 |
3.1 引言 | 第29-30页 |
3.2 过调制控制策略 | 第30-37页 |
3.2.1 单模式过调制策略 | 第30-35页 |
3.2.2 双模式过调制策略 | 第35-37页 |
3.3 LG-SVPWM过调制控制策略 | 第37-45页 |
3.3.1 调制区域的划分 | 第37-41页 |
3.3.2 过调制算法的实现 | 第41页 |
3.3.3 谐波分析 | 第41-43页 |
3.3.4 仿真分析 | 第43-45页 |
3.4 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45-48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48-50页 |
第四章 弱磁过调制控制策略研究 | 第50-60页 |
4.1 引言 | 第50页 |
4.2 基速以下的MTPA控制 | 第50-52页 |
4.2.1 MTPA控制仿真分析 | 第51-52页 |
4.3 基速以上的弱磁过调制控制 | 第52-56页 |
4.3.1 采用负id补偿法的弱磁控制 | 第53-54页 |
4.3.2 负id补偿法的弱磁控制仿真分析与实验验证 | 第54-56页 |
4.4 基于负id补偿法的弱磁过调制控制策略 | 第56-59页 |
4.4.1 负id补偿弱磁过调制控制仿真分析与实验验证 | 第56-59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59-60页 |
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60-62页 |
5.1 本文的主要工作 | 第60页 |
5.2 下一步工作展望 | 第60-6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2-66页 |
致谢 | 第66-67页 |
在学期间获得的荣誉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6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