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医药、卫生论文--中国医学论文--中医临床学论文--针灸学、针灸疗法论文

电针胃俞募穴对FD模型大鼠胃运动作用及其DMV区Glu-NMDA受体信号转导机制研究

中文摘要第7-9页
Abstract第9-11页
英文缩略词表第12-13页
前言第13-15页
1 实验材料第15-18页
    1.1 实验动物第15页
    1.2 实验仪器及试剂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主要仪器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主要试剂第16-17页
    1.3 自制大鼠针灸固定器第17-18页
2 实验方法第18-25页
    2.1 动物分组及FD模型建立第18页
    2.2 电针方法、穴位及刺激参数设置第18-19页
    2.3 大鼠胃窦运动记录第19页
    2.4 取材及标本处理第19-20页
    2.5 比色法检测大鼠DMV区Glu表达第20页
    2.6 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大鼠DMV区NR1表达第20-21页
    2.7 Westernblot法检测大鼠DMV区NR2(A-D)表达第21-23页
    2.8 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NO/P物质表达第23-24页
    2.9 统计学方法第24-25页
3 实验结果第25-32页
    3.1 大鼠一般情况观察第25页
    3.2 FD模型评价第25页
    3.3 电针胃俞募穴对大鼠胃窦运动的影响第25-28页
    3.4 电针胃俞募穴对大鼠DMV核团Glu表达影响第28-29页
    3.5 电针胃俞募穴对大鼠DMV核团NMDA受体亚基表达影响第29-31页
    3.6 电针胃俞募穴对大鼠血清NO/P物质表达影响第31-32页
讨论第32-40页
结论第40-41页
问题与展望第41-42页
参考文献第42-50页
综述第50-57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53-57页
个人简历第57-58页
致谢第58页

论文共5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黄芩苷纳米乳的制备及其口服吸收机制的研究
下一篇:从心脾论治冠心病心绞痛的Meta分析及调脾护心方对AMI模型大鼠心肌保护作用和对AMPK表达的影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