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2-3页 |
Abstract | 第3-4页 |
1 绪论 | 第8-15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8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8-12页 |
1.2.1 导线法 | 第8-9页 |
1.2.2 曲线法 | 第9-11页 |
1.2.3 平面线形设计的“两点线元”法 | 第11-12页 |
1.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| 第12-15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2-14页 |
1.3.2 技术路线 | 第14-15页 |
2 平面线形设计基本原理及基本参数计算方法 | 第15-23页 |
2.1 平面线形设计基本原理 | 第15-17页 |
2.2 圆曲线基本参数及计算方法 | 第17-18页 |
2.3 回旋线基本参数及计算方法 | 第18-19页 |
2.4 平曲线基本参数及计算方法 | 第19-21页 |
2.5 “两点”法基本原理 | 第21-22页 |
2.6 本章小结 | 第22-23页 |
3 基本型平曲线“两点”设计方法 | 第23-39页 |
3.1 基本型平曲线特点 | 第23页 |
3.2 对称基本型平曲线“两点”设计计算方法 | 第23-29页 |
3.2.1 设计计算步骤 | 第23-26页 |
3.2.2 参数搜索算法 | 第26-28页 |
3.2.3 设计优选 | 第28-29页 |
3.3 非对称基本型平曲线“两点”设计计算方法 | 第29-37页 |
3.3.1 设计计算步骤 | 第29-32页 |
3.3.2 参数搜索算法 | 第32-37页 |
3.3.3 设计优选 | 第37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37-39页 |
4 S型曲线“两点”设计方法 | 第39-46页 |
4.1 S型曲线特点 | 第39页 |
4.2 S型曲线“两点”设计计算方法 | 第39-45页 |
4.2.1 设计计算步骤 | 第39-44页 |
4.2.2 参数搜索算法 | 第44页 |
4.2.3 设计优选 | 第44-45页 |
4.3 本章小结 | 第45-46页 |
5 回头曲线“两点”设计方法 | 第46-53页 |
5.1 回头曲线特点 | 第46页 |
5.2 回头曲线“两点”设计计算方法 | 第46-52页 |
5.2.1 设计计算步骤 | 第46-50页 |
5.2.2 参数搜索算法 | 第50-51页 |
5.2.3 设计优选 | 第51-52页 |
5.3 本章小结 | 第52-53页 |
6 特殊型曲线“两点”设计方法 | 第53-65页 |
6.1 特殊型曲线特点 | 第53页 |
6.2 卵型曲线“两点”设计计算方法 | 第53-60页 |
6.2.1 设计计算步骤 | 第53-58页 |
6.2.2 参数搜索算法 | 第58-59页 |
6.2.3 设计优选 | 第59-60页 |
6.3 “回旋线+圆曲线”型曲线设计计算“两点”法 | 第60-64页 |
6.3.1 设计计算步骤 | 第60-62页 |
6.3.2 参数搜索算法 | 第62-63页 |
6.3.3 设计优选 | 第63-64页 |
6.4 本章小结 | 第64-65页 |
7 “两点”法算例分析 | 第65-81页 |
7.1 对称基本型平曲线算例分析 | 第65-71页 |
7.1.1 基本参数计算 | 第65-66页 |
7.1.2 参数搜索计算 | 第66-71页 |
7.2 非对称基本型平曲线算例分析 | 第71-73页 |
7.3 S型曲线算例分析 | 第73-76页 |
7.4 回头曲线算例分析 | 第76-77页 |
7.5 特殊型曲线算例分析 | 第77-80页 |
7.6 本章小结 | 第80-81页 |
8 结论与展望 | 第81-82页 |
8.1 结论 | 第81页 |
8.2 展望 | 第81-8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2-85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| 第85-86页 |
致谢 | 第86-8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