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5-29页 |
1.1 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15-16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5-16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6页 |
1.2 赋形反射面天线概述以及应用 | 第16-24页 |
1.2.1 赋形反射面天线概述 | 第16-18页 |
1.2.2 赋形反射面天线的应用现状 | 第18-24页 |
1.3 赋形反射面天线重构研究方法现状 | 第24-25页 |
1.4 赋形面天线面型切换调整研究现状 | 第25-26页 |
1.5 本文工作安排 | 第26-29页 |
第二章 大型赋形面天线型面精确描述方法研究 | 第29-47页 |
2.1 引言 | 第29-30页 |
2.2 大型赋形面面天线型面调整过程分析 | 第30-35页 |
2.2.1 大型赋形面天线分析方法 | 第30-31页 |
2.2.2 大型赋形面天线型面分析调整方法 | 第31-35页 |
2.3 赋形反射面天线描述方法分析 | 第35-43页 |
2.3.1 口面场优化法 | 第35页 |
2.3.2 直接展开重构方法 | 第35-43页 |
2.3.3 分析对比 | 第43页 |
2.4 优化方法—遗传算法 | 第43-45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45-47页 |
第三章 基于最小二乘法和Zernike多项式的大型赋形面天线型面描述方法 | 第47-59页 |
3.1 引言 | 第47页 |
3.2 基于LSM和Zernike多项式的赋形面天线型面描述基本思路 | 第47-53页 |
3.3 基于LSM和Zernike多项式的赋形面天线型面描述实例 | 第53-58页 |
3.3.1 基于LSM和Zernike多项式的8m赋形面天线型面描述 | 第53-55页 |
3.3.2 基于LSM和Zernike多项式的QTT110m天线反射面型面描述 | 第55-58页 |
3.4 结论 | 第58-59页 |
第四章 面向抛物面的大型赋形面天线主动面切换调整研究 | 第59-69页 |
4.1 面向抛物面的大型赋形面天线主动面板切换调整策略 | 第59-60页 |
4.2 面向抛物面的大型赋形面天线主动面调整量计算 | 第60-63页 |
4.3 天线仿真实例 | 第63-66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66-69页 |
第五章 型面重构方程确定及面型精确切换计算软件 | 第69-79页 |
5.1 C++Builder概述 | 第69-70页 |
5.2 大型赋形面天线型面重构软件 | 第70-73页 |
5.2.1 型面重构软件流程 | 第70-71页 |
5.2.2 软件界面设计 | 第71-73页 |
5.2.3 案例应用 | 第73页 |
5.3 大型赋形面天线型面切换促动器伸缩调整量计算软件 | 第73-77页 |
5.3.1 调整流程 | 第73-75页 |
5.3.2 软件界面设计 | 第75-76页 |
5.3.3 案例应用 | 第76-77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77-79页 |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79-81页 |
6.1 工作总结 | 第79-80页 |
6.2 工作展望 | 第80-8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1-85页 |
致谢 | 第85-87页 |
作者简介 | 第87-8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