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机软件论文--程序设计、软件工程论文--程序设计论文

摄影影像数据库的建立及意义

摘要第4页
ABSTRACT第4页
绪论第7-10页
    一、研究背景第7页
    二、概念界定第7-8页
    三、研究现状第8-9页
    四、研究目的与意义第9页
    五、研究方法第9-10页
第一章 建立影像数据库的缘由第10-15页
    第一节 数字化进程中摄影的变化第10-13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物理形态的照片第10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数字形态的照片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数字时代中摄影面临的机遇第12-13页
    第二节 互联网技术在跨时空和多媒体呈现方面的优势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异地同步浏览网站资源与对往期资源的回顾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多种媒体的融合及可视化的照片信息呈现第13-15页
第二章 作为影像数据库之基础的实证照片第15-23页
    第一节 狭义上的实证照片的分类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纪实摄影照片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新闻摄影照片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艺术与商业摄影第17页
    第二节 广义上的实证照片分类第17-20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历史照片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科学照片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用于记录个人日常的照片第19-20页
    第三节 实证照片的价值第20-23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作为永恒记忆方式的实证照片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作为视野拓展方式的实证照片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作为信息传播的实证照片第22-23页
第三章 摄影影像数据库的基本框架第23-36页
    第一节 已有数据库案例与网站结构分析第23-28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现代艺术博物馆的《Object:Photo》项目第23-26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耶鲁大学的《Photogrammar》项目第26-28页
    第二节 适用于作为史料的摄影影像数据库的基本框架结构第28-29页
    第三节 照片的元数据标定第29-34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都柏林核心元数据集概述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适应照片的元数据集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关于值的标准化约定第31-34页
    第四节 照片与文本之间的协作第34-35页
    第五节 影像数据库的形态与大众普及第35-36页
第四章 影像数据库建立的意义第36-39页
    第一节 为人类学、社会学研究提供由公民共同书写的影像史料第36页
    第二节 为研究中国摄影史的发展脉络留下足迹第36-37页
    第三节 对摄影作品收藏市场提供价值评判依据第37页
    第四节 指导业余爱好者向专业摄影师迈进第37-39页
结语第39-40页
致谢第40-41页
参考文献第41页

论文共4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时空众包环境下的在线任务分配关键技术研究
下一篇:基于信息图形化的手机产品导购APP设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