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我国行政监察法制的完善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4页 |
·选题背景与意义 | 第10-11页 |
·文献综述 | 第11-13页 |
·研究思路与方法 | 第13-14页 |
第2章 我国行政监察法制立法现状及其问题 | 第14-26页 |
·行政监察法制的定义及法理基础 | 第14-17页 |
·行政监察法制的定义 | 第14-15页 |
·行政监察法制的法理基础 | 第15-17页 |
·我国现行行政监察法制立法现状 | 第17-23页 |
·《行政监察法》的相关规定 | 第17-20页 |
·《实施条例》的相关规定 | 第20-22页 |
·其它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 | 第22-23页 |
·我国行政监察法制立法存在的问题 | 第23-26页 |
·行政监察法有些规定不明确 | 第23页 |
·行政监察法制体系不完善 | 第23-24页 |
·行政监察法内容相关规定不完整 | 第24-26页 |
第3章 我国行政监察法制运行的制约因素 | 第26-32页 |
·监察机关权威性不够 | 第26-27页 |
·监察机关法律地位不独立 | 第26-27页 |
·监察机关法定职权不充分 | 第27页 |
·监察工作程序不规范 | 第27-29页 |
·监察程序缺乏操作性 | 第28页 |
·监察活动未依法公开 | 第28-29页 |
·其他相关制度缺位 | 第29-32页 |
·监察失误责任难以追究 | 第29-30页 |
·部门间协调机制不完善 | 第30页 |
·监察机关自我监督不足 | 第30-32页 |
第4章 境外行政监察法制的比较及启示 | 第32-38页 |
·政府行政监察模式 | 第32-33页 |
·日本的行政评价制度 | 第32-33页 |
·美国的监察长制度 | 第33页 |
·廉政机构监察模式 | 第33-34页 |
·新加坡贪污调查局 | 第33-34页 |
·香港的廉政公署 | 第34页 |
·行政监察专员模式 | 第34-36页 |
·瑞典的行政监察专员制度 | 第35-36页 |
·英国的行政监察专员制度 | 第36页 |
·各国(地区)对我国的启示 | 第36-38页 |
第5章 完善我国行政监察法制之构想 | 第38-46页 |
·健全行政监察法制体系 | 第38-40页 |
·完善相关配套法律法规 | 第38-39页 |
·建立行政监察专员制度 | 第39-40页 |
·加强监察对象权利救济 | 第40页 |
·完善行政监察运行制度 | 第40-43页 |
·明确监察机关的权限 | 第40-41页 |
·确立监察活动的程序 | 第41-42页 |
·明确监察对象的范围 | 第42-43页 |
·确立垂直型领导体制 | 第43页 |
·完善行政监察辅助机制 | 第43-46页 |
·实行过错责任追究制度 | 第43-44页 |
·建立监察工作协调机制 | 第44-45页 |
·加强监察机关自我监督 | 第45-46页 |
结论 | 第46-4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8-51页 |
致谢 | 第51-52页 |
附录A (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) | 第5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