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2-22页 |
1.1 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12-14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2-13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3-14页 |
1.2 国内外文献综述 | 第14-19页 |
1.2.1 国外文献综述 | 第15-16页 |
1.2.2 国内文献综述 | 第16-19页 |
1.2.3 简要评价 | 第19页 |
1.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| 第19-21页 |
1.3.1 研究思路 | 第19-20页 |
1.3.2 研究内容 | 第20-21页 |
1.4 本文的创新点 | 第21-22页 |
第2章 能源效率空间相关性的理论及方法分析 | 第22-30页 |
2.1 能源效率的界定与测算方法 | 第22-24页 |
2.1.1 能源效率的定义 | 第22-23页 |
2.1.2 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测算方法 | 第23-24页 |
2.2 能源效率空间相关性的理论及界定 | 第24-25页 |
2.2.1 空间计量经济学 | 第24-25页 |
2.2.2 空间相关性和空间异质性 | 第25页 |
2.3 空间相关性的检验与空间计量方法 | 第25-30页 |
2.3.1 空间相关性的检验方法 | 第25-27页 |
2.3.2 空间计量模型 | 第27-29页 |
2.3.3 空间计量模型的检验方法 | 第29-30页 |
第3章 我国能源效率空间相关性的检验与测度 | 第30-43页 |
3.1 我国能源利用现状分析 | 第30-34页 |
3.2 我国省际能源效率测算 | 第34-37页 |
3.2.1 指标的选取及数据来源 | 第34-35页 |
3.2.2 我国省际能源效率的结果分析 | 第35-37页 |
3.3 我国能源效率空间相关性的检验 | 第37-41页 |
3.3.1 选择空间权重矩阵 | 第37-38页 |
3.3.2 Moran's I指数检验 | 第38-41页 |
3.4 我国能源效率空间相关性的测度 | 第41-43页 |
第4章 我国能源效率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分析 | 第43-49页 |
4.1 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 | 第43-44页 |
4.2 空间杜宾模型的构建 | 第44-45页 |
4.2.1 空间面板相关性检验 | 第44-45页 |
4.2.2 Hausman检验 | 第45页 |
4.2.3 模型的构建 | 第45页 |
4.3 我国能源效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| 第45-49页 |
4.3.1 本地区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| 第46-47页 |
4.3.2 其他地区对本地区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| 第47-49页 |
第5章 提高我国能源效率的政策建议 | 第49-52页 |
结论 | 第52-5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4-58页 |
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| 第58-59页 |
附录B 论文数据 | 第59-61页 |
致谢 | 第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