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2-24页 |
1.1 引言 | 第12-13页 |
1.2 水体中糖皮质激素泼尼松龙的处理现状 | 第13-15页 |
1.2.1 水体中糖皮质激素泼尼松龙的危害 | 第13-14页 |
1.2.2 泼尼松龙的常见处理方法 | 第14-15页 |
1.3 水处理中传统的化学氧化法 | 第15-16页 |
1.4 基于·OH的高级氧化技术 | 第16-22页 |
1.5 UV/Cl在水处理中的研究现状 | 第22-23页 |
1.6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| 第23-24页 |
第2章 UV/Cl降解PDNN的动力学分析 | 第24-39页 |
2.1 引言 | 第24页 |
2.2 实验药品与仪器 | 第24-25页 |
2.3 实验方法及步骤 | 第25-31页 |
2.3.1 游离氯浓度的测定 | 第26-27页 |
2.3.2 IV和有效光程的测定 | 第27-29页 |
2.3.3 平均UV辐照度的计算 | 第29-30页 |
2.3.4 UV剂量的计算 | 第30页 |
2.3.5 UV/Cl降解PDNN体系中Cl2浓度的优化 | 第30页 |
2.3.6 不同氧化方式降解PDNN | 第30-31页 |
2.3.7 tBuOH对照实验 | 第31页 |
2.3.8 竞争动力学实验 | 第31页 |
2.4 结果与讨论 | 第31-38页 |
2.4.1 不同Cl_2浓度对UV/Cl降解PDNN的影响 | 第31-32页 |
2.4.2 四种氧化方式的对比 | 第32-35页 |
2.4.3 UV/Cl体系中的自由基 | 第35-36页 |
2.4.4 竞争动力学 | 第36-38页 |
2.5 小结 | 第38-39页 |
第3章 环境因素对UV/Cl降解PDNN的影响 | 第39-50页 |
3.1 引言 | 第39页 |
3.2 实验药品与仪器 | 第39-40页 |
3.3 实验方法及步骤 | 第40-42页 |
3.3.1 pH的影响 | 第41页 |
3.3.2 阴阳离子的影响 | 第41页 |
3.3.3 FA的影响 | 第41页 |
3.3.4 不同水样中PDNN的降解 | 第41-42页 |
3.4 结果与讨论 | 第42-49页 |
3.4.1 pH对UV/Cl和UV/H_2O_2体系中PDNN降解的影响 | 第42-46页 |
3.4.2 阴阳离子对UV/Cl降解PDNN的影响 | 第46-47页 |
3.4.3 FA对UV/Cl降解PDNN的影响 | 第47-48页 |
3.4.4 不同水样对UV/Cl降解PDNN的影响 | 第48-49页 |
3.5 小结 | 第49-50页 |
第4章 UV/Cl降解PDNN的机理和毒性评估 | 第50-65页 |
4.1 引言 | 第50-51页 |
4.2 实验药品与仪器 | 第51-52页 |
4.3 实验方法及步骤 | 第52-53页 |
4.3.1 PDNN的FEDs计算 | 第52页 |
4.3.2 DOC测定 | 第52页 |
4.3.3 液质联用确定UV/Cl和UV降解PDNN的产物 | 第52页 |
4.3.4 毒性评估 | 第52-53页 |
4.4 结果与讨论 | 第53-64页 |
4.4.1 PDNN的FEDs计算 | 第53-55页 |
4.4.2 UV/Cl降解PDNN的机理 | 第55-61页 |
4.4.3 UV/Cl降解PDNN的毒性评估 | 第61-64页 |
4.5 小结 | 第64-65页 |
结论 | 第65-6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6-77页 |
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77-78页 |
致谢 | 第78-7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