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地下建筑论文--市政工程论文--排水工程(沟渠工程、下水道工程)论文

基于SWMM的武汉市青山区低影响开发城市道路雨洪控制利用效果研究

摘要第8-10页
Abstract第10-12页
1 绪论第13-26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3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机遇—海绵城市建设热潮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问题—LID设施相关理论研究尚未成熟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探索—LID理念研究在多行业间的协同合作第15-16页
    1.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研究目的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研究意义第16页
    1.3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6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国外研究综述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国内研究综述第18-23页
    1.4 研究方法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文献研究法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实地调查法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分析法第23页
    1.5 研究内容及框架第23-26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研究内容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研究框架第25-26页
2 低影响开发道路雨洪控制利用概述第26-36页
    2.1 基本概念第26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低影响开发(LID)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城市道路低影响开发设施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雨洪控制利用第28-29页
    2.2 雨洪模型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雨洪模型概述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雨洪模型比较分析第30-31页
    2.3 SWMM模型第31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SWMM模型概述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SWMM模型的原理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SWMM模型功能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SWMM建模基本步骤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基本数据需求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6 SWMM模型的发展与应用第34-35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35-36页
3 武汉市青山示范区低影响开发道路系统调研第36-51页
    3.1 研究范围的确定第36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武汉市市域低影响开发道路建设概况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所选研究区域的典型性和代表性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青山示范区低影响开发道路建设概况简介第38-40页
    3.2 实地观察分析第40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调研内容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青山示范区海绵道路项目实地勘测结果记录与汇总第40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道路LID雨水系统分析第43-45页
    3.3 青山区海绵道路LID设施类型分析第45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透水铺装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下沉式绿地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生态树池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雨水花园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植草沟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6 透水沥青第49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49-51页
4 青山示范区低影响开发道路典型路段 SWMM 模型模拟——工业路(友谊大道——和平大道)第51-69页
    4.1 SWMM模型构建第51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工业路(友谊大道——和平大道)建设概况第51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现场调研第5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道路基础数据处理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汇水区的划分第54-58页
    4.2 设计降雨的选择第58-61页
    4.3 雨洪控制效果模拟第61-6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基于传统开发模式的道路雨洪控制效果模拟第61-6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基于低影响开发模式的道路雨洪控制效果模拟第64-67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67-69页
5 传统与低影响开发模型雨洪控制效果模拟结果及分析对比第69-111页
    5.1 连续降雨模拟结果分析第69-71页
    5.2 场降雨模拟结果分析第71-10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基于传统开发模式的道路模型模拟运行结果第71-7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基于低影响开发的道路模型模拟运行结果第72-7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传统开发模式和低影响开发模式的径流削减作用的对比分析第76-9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单项LID设施雨洪控制利用效果对比分析第95-109页
    5.3 本章小结第109-11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小结第109-11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工业路LID设施建设问题及优化建议第110-111页
6 结论与讨论第111-114页
    6.1 主要结论第111-113页
    6.2 讨论第113-114页
参考文献第114-124页
附录第124-137页
    附录 A 图片目录及来源第124-127页
    附录 B 表格目录及来源第127-128页
    附表 C 基于低影响开发的道路区域划分第128-132页
    附表 D 基于低影响开发的道路绞点定义第132-134页
    附表 E 基于低影响开发的道路排放管道定义第134-137页
致谢第137页

论文共13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云模型和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土石坝渗流安全风险评价研究
下一篇:梁陈至初唐文人五言乐府的文体演变及其与徒诗关系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