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旅游业碳生产率时空差异及收敛性研究
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18页 |
1.1 研究背景、目的及意义 | 第11-14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1-13页 |
1.1.2 研究目的 | 第13页 |
1.1.3 研究意义 | 第13-14页 |
1.2 研究框架与方法 | 第14-16页 |
1.2.1 研究框架 | 第14-15页 |
1.2.2 研究方法 | 第15-16页 |
1.3 本文创新点 | 第16-18页 |
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| 第18-29页 |
2.1 相关文献综述 | 第18-25页 |
2.1.1 碳排放区域差异研究 | 第18-19页 |
2.1.2 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 | 第19-21页 |
2.1.3 碳排放收敛性研究 | 第21-22页 |
2.1.4 碳生产率研究 | 第22-24页 |
2.1.5 研究述评 | 第24-25页 |
2.2 碳生产率的基本内涵 | 第25-26页 |
2.2.1 碳生产率的概念 | 第25页 |
2.2.2 碳生产率的低碳内涵 | 第25-26页 |
2.3 理论基础 | 第26-29页 |
2.3.1 经济收敛理论 | 第26-27页 |
2.3.2 空间计量经济学理论 | 第27页 |
2.3.3 低碳经济学理论 | 第27-29页 |
第三章 中国旅游业碳生产率时空差异及空间自相关 | 第29-44页 |
3.1 中国旅游业碳生产率时空差异 | 第29-40页 |
3.1.1 旅游业碳排放测算 | 第29-30页 |
3.1.2 旅游业碳生产率测算 | 第30页 |
3.1.3 数据来源 | 第30-31页 |
3.1.4 旅游业碳生产率时序演变 | 第31-33页 |
3.1.5 旅游业碳生产率区域差异 | 第33-38页 |
3.1.6 旅游业碳生产率空间分布格局 | 第38-40页 |
3.2 中国旅游业碳生产率空间相关性检验 | 第40-42页 |
3.2.1 空间相关性检验方法 | 第40-41页 |
3.2.2 空间自相关检验结果 | 第41-42页 |
3.3 本章小结 | 第42-44页 |
第四章 中国旅游业碳生产率收敛及影响因素分析 | 第44-58页 |
4.1 空间面板模型设定 | 第44-46页 |
4.1.1 传统收敛模型 | 第44页 |
4.1.2 绝对β收敛空间计量模型 | 第44-45页 |
4.1.3 条件β收敛空间计量模型 | 第45-46页 |
4.1.4 空间计量模型选择 | 第46页 |
4.2 旅游业碳生产率空间收敛分析 | 第46-56页 |
4.2.1 绝对β收敛检验 | 第46-49页 |
4.2.2 条件β收敛检验 | 第49-54页 |
4.2.3 旅游业碳生产率空间收敛影响因素分析 | 第54-56页 |
4.3 本章小结 | 第56-58页 |
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| 第58-64页 |
5.1 研究结论 | 第58-60页 |
5.2 政策建议 | 第60-62页 |
5.3 研究不足与展望 | 第62-6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4-72页 |
附录 | 第72-73页 |
致谢 | 第73-7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