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中国政治论文--国家行政管理论文--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--监察、监督论文

系统论视角下的贿赂腐败研究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10页
附图索引第10-11页
第1章 绪论第11-18页
   ·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 ·选题背景第11-12页
     ·研究意义第12页
   ·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2-16页
     ·国外的相关研究第12-15页
     ·国内的相关研究第15-16页
   ·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6-18页
     ·研究内容第16页
     ·研究方法第16-18页
第2章 贿赂腐败的系统模式建构第18-30页
   ·贿赂腐败系统模式研究的前提假设第18-21页
     ·官员具有自利倾向第18-19页
     ·官员有充分的腐败机会第19-20页
     ·贿赂腐败是一个系统过程第20-21页
   ·贿赂腐败系统模式的构成要件第21-25页
     ·政治系统论在贿赂腐败研究中的运用第21-22页
     ·贿赂腐败的系统输入第22-23页
     ·贿赂腐败的系统转换第23-24页
     ·贿赂腐败的系统输出第24-25页
     ·贿赂腐败的系统反馈第25页
   ·贿赂腐败的系统模式第25-30页
     ·贿赂腐败的最基本模式第26-27页
     ·贿赂腐败的深化模式第27-28页
     ·贿赂腐败的特殊模式第28-30页
第3章 贿赂腐败的系统模式分析第30-38页
   ·系统输入环节——行贿人在贿赂腐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第30-31页
     ·行贿人是贿赂腐败系统过程的起点第30页
     ·行贿人造成贿赂腐败快速传染第30-31页
     ·行贿人对官员的“逼迫腐败”第31页
   ·系统转换环节——贿赂腐败的转换过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第31-33页
     ·官员对利益需求的强烈程度第31-32页
     ·官员的价值观和态度第32页
     ·官员的社会关系第32-33页
     ·被查处的概率及后果预期第33页
   ·系统输出与反馈环节——贿赂腐败具有恶性循环的趋势第33-38页
     ·贿赂腐败的政策输出诱发新的贿赂动机第34-35页
     ·破窗效应使贿赂腐败愈演愈烈第35-36页
     ·社会宽容进一步助长贿赂之风第36-38页
第4章 贿赂腐败的治理对策——基于系统模式的分析第38-51页
   ·从系统输入入手破坏行贿人与受贿人之间的行受贿关系第38-40页
     ·使行贿人不想行贿第39页
     ·使行贿人不敢行贿第39-40页
     ·使官员不想受贿第40页
     ·使官员不敢受贿第40页
   ·解决系统输入中的“逼迫腐败”问题第40-43页
     ·规范国家工作人员决策异议的行政程序第41-42页
     ·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受贿上报免责制度第42-43页
   ·从系统转换入手提高贿赂腐败的成本第43-47页
     ·提高经济成本——实行高薪养廉和财产公开制第44-45页
     ·提高心理成本——完善法律和规范法律的执行第45-46页
     ·增加社会成本——建立行政官员不良记录系统第46-47页
   ·从系统输出和反馈入手防止贿赂腐败的恶性循环第47-49页
     ·从社会层面防止贿赂腐败的恶性循环第47-48页
     ·从政府层面防止贿赂腐败的恶性循环第48-49页
   ·从系统运行的前提入手控制官员的腐败机会第49-51页
结论第51-54页
参考文献第54-56页
附录 A 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56-57页
致谢第57页

论文共5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民间组织在中国民主政治进程中的功能研究
下一篇:基于资源配置视角的公务员晋升问题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