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中国政治论文--地方政治论文

湖南省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及空间差异分析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1章 绪论第12-21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第13-14页
    1.2 文献综述第14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关于城镇化理论及评价方法的研究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关于投影寻踪方法的研究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关于空间差异分析的研究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文献简评第18页
    1.3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思路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方法第19-20页
    1.4 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主要研究内容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创新之处第20-21页
第2章 新型城镇化及质量评价的相关理论与方法第21-29页
    2.1 新型城镇化概念的界定第21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新型城镇化概念的界定阐述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新型城镇化的特征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我国城镇化面临的问题第23-24页
    2.2 新型城镇化研究的理论基础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城乡一体化理论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协调发展理论第25-26页
    2.3 投影寻踪模型的概述第26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投影寻踪模型的理论概述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基于遗传算法的投影寻踪模型第27-29页
第3章 基于投影寻踪模型的湖南省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第29-43页
    3.1 湖南省新型城镇化指标的选取第29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初选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指标的检验与筛选第31-32页
    3.2 基于投影寻踪模型的湖南省新型城镇化静态评价第32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投影寻踪模型的建立与实证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静态实证结果分析第33-37页
    3.3 基于投影寻踪模型的湖南省新型城镇化动态评价第37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投影寻踪模型的改进与实证第37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动态实证结果分析第40-43页
第4章 湖南省新型城镇化质量的空间差异分析第43-49页
    4.1 Theil指数的理论模型第43-44页
    4.2 基于Theil指数的空间差异分析第44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湖南省新型城镇化质量等级划分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新型城镇化质量的空间差异分析第45-49页
第5章 提升湖南省新型城镇化质量的政策建议第49-53页
    5.1 基于制度层面的政策建议第49-50页
    5.2 基于经济层面的政策建议第50-51页
    5.3 基于环境层面的政策建议第51-53页
结论第53-55页
参考文献第55-59页
致谢第59页

论文共5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绩效评价研究--以沈阳市DN社区为例
下一篇:铜仁市“医养结合”养老模式试点实践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