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绪论 | 第8-11页 |
0.1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8-10页 |
0.2 研究方法 | 第10-11页 |
1 互文性理论及《日光流年》概述 | 第11-18页 |
1.1 互文性理论概述 | 第11-13页 |
1.2 《日光流年》概述 | 第13-18页 |
2 《日光流年》对《圣经》的解构与偏离 | 第18-34页 |
2.1 摩西形象的解构与偏离 | 第18-25页 |
2.1.1 摩西与村长的目的 | 第18-22页 |
2.1.2 摩西与村长的权力 | 第22-25页 |
2.2 文本内容的解构与对比 | 第25-34页 |
2.2.1 语言的解构与蝗灾的作用 | 第26-27页 |
2.2.2 故事情节的嫁接与镜像对比 | 第27-31页 |
2.2.3 约和接生婆意象的介入 | 第31-34页 |
3 阎连科对“奶与蜜”世界的建构 | 第34-39页 |
3.1 对乡土文学创作传统的反叛 | 第34-36页 |
3.2 独特的“奶与蜜”的世界 | 第36-39页 |
结束语 | 第39-4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1-44页 |
致谢 | 第44-4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