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环境科学、安全科学论文--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--土壤污染及其防治论文

湖南郴州金狮岭铅锌铀多金属矿区土壤氡浓度的分形分析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1章 绪论第11-15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1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内研究现状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外研究现状第12页
    1.3 研究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 1.4 研究方案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目标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技术路线第14-15页
第2章 铀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概述第15-19页
    2.1 铀成矿理论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铀与其他多金属矿物时空关系成矿理论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铀成矿模拟实验研究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多元同位素与核素示踪法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壳幔作用对深部铀成矿理论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5 数字矿山三维可视铀成矿理论第16页
    2.2 铀矿资源找矿方法第16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电(磁)法测量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地震法测量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放射性物探和化探测量方法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分量化探方法第17-19页
第3章 区域地质概况第19-25页
    3.1 区域地层岩石特征第19页
    3.2 地质构造特征第19-21页
    3.3 研究区域地球化学特征第21页
    3.4 区域成矿条件分析第21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成矿构造条件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地层、岩相、岩性条件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花岗岩的成矿条件第23-25页
第4章 金狮岭土壤氡浓度测量第25-41页
    4.1 氡的性质和来源第25页
    4.2 氡的测量方法第25-2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测量工具选择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测线布置方法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野外测量步骤第28-29页
    4.3 土壤氡浓度异常下限计算方法第29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传统计算方法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分形计算方法第30-35页
    4.4 土壤氡浓度异常结果比较第35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传统方法异常分布结果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分形方法异常分布结果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计算结果讨论第38-41页
第5章 结果分析第41-51页
    5.1 金狮岭矿区氡浓度测量结果第41-4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氡浓度测量结果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土壤氡浓度平面分布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土壤氡浓度剖面图第43-45页
    5.2 氡浓度异常分布结果第45-46页
    5.3 氡浓度异常分析第46-4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铀成矿远景区圈定第46-4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铀矿化作用与氡浓度异常的关系第48-49页
    5.4 氡辐射防护与治理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氡的防护标准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氡的危害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氡的控制措施第50-51页
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51-53页
    6.1.结论第51页
    6.2.展望第51-53页
参考文献第53-59页
成果目录第59-61页
致谢第61页

论文共6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社会主义生态价值观略论
下一篇:多场耦合作用下铀尾矿覆盖材料优选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