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环境科学、安全科学论文--社会与环境论文

社会主义生态价值观略论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引言第9-17页
    一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依据第9-10页
    二 课题研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理论意义第10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现实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三 研究现状第11-14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关于生态价值观内涵的研究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伦理学向度的生态价值观研究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关于社会主义生态价值观的构建研究第13-14页
    四 研究的方法及创新第14-17页
第一章 价值观与生态价值观第17-25页
    一 价值的含义第17-18页
    二 价值观的内涵第18-20页
    三 生态价值观的形成与界定第20-25页
第二章 社会主义生态价值观的思想源流第25-37页
    一 理论基础:马克思恩格斯的自然价值思想第25-27页
    二 理论启示: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自然价值思想第27-30页
    三 思想资源:中国古代哲学中的自然价值思想第30-33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儒家的自然价值思想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道家的自然价值思想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佛教的自然价值思想第32-33页
    四 文化借鉴:西方环境伦理思想中的生态价值观第33-37页
第三章 社会主义生态价值观的内涵建构第37-49页
    一 社会主义生态价值观内涵建构的价值路径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对工业文明自然价值观的批判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对自然价值的全新审视第38-39页
    二 社会主义生态价值观的内涵构成第39-45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树立生态自然观——自然的有机整体价值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树立绿色发展观——绿色发展的永续价值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树立生态科技观——生态科技的为善价值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树立绿色消费观——绿色消费的适度价值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(五)树立环境公正观——环境权益的公正价值第43-45页
    三 社会主义生态价值观与其他自然价值观的关系辨析第45-49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与人类中心主义自然价值观的关系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与非人类中心主义自然价值观的关系第45-49页
第四章 社会主义生态价值观的现实意义第49-55页
    一 社会主义生态价值观发展了人的生态主体意识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由形而上学转向辩证思维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由经济理性转向生态理性第50-51页
    二 社会主义生态价值观规范人对自然的实践活动第51-52页
    三 社会主义生态价值观凝聚群体的生态共识第52-53页
    四 社会主义生态价值观推动社会的生态文明转型第53-55页
结语第55-57页
参考文献第57-61页
    一 专著类第57-58页
    二 报刊类第58-59页
    三 期刊论文类第59-61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61-63页
致谢第63-64页
附件第64页

论文共6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城市化进程中大气污染的政府治理研究--以南通市为例
下一篇:湖南郴州金狮岭铅锌铀多金属矿区土壤氡浓度的分形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