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刷双馈电机不同转子耦合能力研究与样机设计
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10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8页 |
| ·课题的意义和来源 | 第10-12页 |
| ·课题的意义 | 第10-12页 |
| ·课题的来源 | 第12页 |
| ·无刷双馈电机的发展和研究现状 | 第12-16页 |
| ·无刷双馈电机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| ·无刷双馈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4-16页 |
| ·论文主要工作 | 第16-18页 |
| 第二章 无刷双馈电机的结构和运行机理 | 第18-32页 |
| ·定子结构 | 第18-21页 |
| ·定子绕组型式 | 第18-19页 |
| ·定子绕组极对数选取 | 第19-20页 |
| ·定子绕组节距的选取 | 第20-21页 |
| ·转子结构 | 第21-24页 |
| ·转子的极数 | 第21-22页 |
| ·笼型转子 | 第22-23页 |
| ·磁阻转子 | 第23-24页 |
| ·转子“极数转换器”作用分析与运行方式 | 第24-31页 |
| ·定子绕组磁动势 | 第24-25页 |
| ·磁阻转子的磁场调制作用 | 第25-28页 |
| ·无刷双馈电机运行方式 | 第28-31页 |
| ·小结 | 第31-32页 |
| 第三章 不同转子耦合能力对比分析 | 第32-50页 |
| ·普通磁阻转子无刷双馈电机有限元分析 | 第32-35页 |
| ·电机主要参数 | 第32-33页 |
| ·电机有限元分析 | 第33-35页 |
| ·改进型磁阻转子设计 | 第35-42页 |
| ·极弧系数设计 | 第35-36页 |
| ·齿长度设计 | 第36-39页 |
| ·深槽宽度设计 | 第39页 |
| ·深槽长度设计 | 第39-40页 |
| ·深槽数量设计 | 第40-42页 |
| ·混合转子设计 | 第42-46页 |
| ·带公共导条的混合转子 | 第43-44页 |
| ·不带公共导条的混合转子 | 第44-46页 |
| ·新型绕线转子耦合能力分析 | 第46-49页 |
| ·齿谐波绕组转子 | 第46-47页 |
| ·变极绕组转子 | 第47-48页 |
| ·新型绕线转子缺陷及改进 | 第48-49页 |
| ·小结 | 第49-50页 |
| 第四章 不同转子无刷双馈电机电感参数计算 | 第50-57页 |
| ·能量摄动法 | 第50-53页 |
| ·能量摄动法原理 | 第50-52页 |
| ·磁场能量计算 | 第52页 |
| ·实施步骤 | 第52-53页 |
| ·普通凸极磁阻转子无刷双馈电机电感参数分析 | 第53-55页 |
| ·不同转子结构无刷双馈电机电感参数对比分析 | 第55-56页 |
| ·小结 | 第56-57页 |
| 第五章 改进型磁阻转子无刷双馈电机设计 | 第57-68页 |
| ·定子设计 | 第57-62页 |
| ·定子尺寸设计 | 第57-59页 |
| ·定子绕组设计 | 第59-62页 |
| ·转子设计 | 第62-63页 |
| ·极弧系数设计 | 第62-63页 |
| ·齿长度设计 | 第63页 |
| ·深槽尺寸设计 | 第63页 |
| ·方案确定及仿真结果 | 第63-66页 |
| ·小结 | 第66-68页 |
| 第六章 全文总结 | 第68-70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0-72页 |
| 在学研究成果 | 第72-73页 |
| 致谢 | 第7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