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1 前言 | 第9-13页 |
1.1 选题背景及意义 | 第9-10页 |
1.2 研究内容 | 第10-11页 |
1.3 研究方法 | 第11-12页 |
1.4 成果与创新点 | 第12-13页 |
2 概念界定 | 第13-21页 |
2.1 油田矿区概念界定 | 第13-15页 |
2.2 和谐的概念及特征 | 第15-17页 |
2.3 评价体系 | 第17-21页 |
3 理论分析 | 第21-45页 |
3.1 全面和谐发展理论 | 第22-27页 |
3.2 可持续发展理论 | 第27-32页 |
3.3 系统论 | 第32-36页 |
3.4 理论模型构建 | 第36-40页 |
3.5 油田矿区和谐评价影响因素分析 | 第40-45页 |
4 指标设计、筛选与评价方法的选择 | 第45-69页 |
4.1 指标体系的基本类型 | 第45-46页 |
4.2 和谐社会指标体系 | 第46-51页 |
4.3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| 第51-59页 |
4.4 油田矿区和谐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涵盖的范畴 | 第59-60页 |
4.5 油田矿区和谐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设置 | 第60-65页 |
4.6 评价方法的选择 | 第65-69页 |
5 实证评价——以辽河矿区为例进行评价 | 第69-89页 |
5.1 实证分析过程 | 第69-78页 |
5.2 辽河矿区发展面临的新机遇 | 第78-84页 |
5.3 辽河矿区发展面临的新挑战 | 第84-89页 |
6 辽河矿区和谐可持续发展措施及建议 | 第89-103页 |
6.1 矿区发展的三种模式 | 第89-95页 |
6.2 辽河矿区和谐发展战略思想、战略目标及模式选择 | 第95-96页 |
6.3 辽河矿区和谐可持续发展措施及建议 | 第96-103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103-106页 |
致谢 | 第106-10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7-10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