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--化学论文--物理化学(理论化学)、化学物理学论文

含有多联吡啶配体Ru(Ⅱ)、Co(Ⅱ)金属配合物制备与光催化CO2还原研究

摘要第3-5页
Abstract第5-6页
论文中合成的化合物结构式第7-8页
缩写表第8-12页
第1章 前言第12-26页
    1.1 光催化还原二氧化碳的研究进展和反应机理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二氧化碳的性质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光催化CO_2还原的反应机理第14-15页
    1.2 光催化二氧化碳还原的研究进展第15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用半导体作为光催化剂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用金属配合物作为光催化剂第18-22页
    1.3 钴配合物在光催化下还原二氧化碳的研究进展第22-24页
    1.4 论文设计思想第24-26页
第2章 含有多联吡啶配体钌配合物光催化CO_2还原研究第26-49页
    2.1 光催化性质研究第26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本章合成配合物的结构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含有多联吡啶配体钌配合物的光催化CO_2还原研究第26-34页
    2.2 体系光催化CO_2还原的机理研究第34-4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催化剂Ru(bpy)_3]~(2+)的紫外-可见吸收光谱第34-4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含有多联吡啶配体钌配合物的动态光散射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光敏剂的荧光淬灭第41-4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同位素检测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量子效率第46-47页
    2.3 本章小结第47-49页
第3章 含有多联吡啶配体的双核钴配合物光催化CO_2还原研究第49-58页
    3.1 光催化性质研究第49-5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配合物C1、C2结构简式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配合物C1、C2的光催化性质对比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光催化条件的优化第50-56页
    3.2 本章小结第56-58页
第4章 实验部分第58-68页
    4.1 试剂和仪器第58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试剂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实验中用到的仪器第59-60页
    4.2 实验方法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光催化二氧化碳还原第6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紫外-可见光谱的测定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红外光谱的测定第6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荧光发射光谱的测定第6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5 动态光散射的测定第61页
    4.3 实验合成第61-6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[Ru(bpy)_2(H_2O)_2]~(2+)配合物的合成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N,N,N',N'-四(2-吡啶甲基)n二胺(n=乙,丙,丁)配体的合成第62-6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配合物C1合成第64-6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配合物C2合成第65-6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BIH(1,3-二甲基-2-苯基苯并咪唑)的合成第66-68页
第5章 全文总结第68-70页
参考文献第70-76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第76-77页
附录第77-81页
致谢第81页

论文共8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1,8-萘啶衍生物的合成、光谱性质及其密度泛函理论研究
下一篇:亚相条件对PnBA-b-PAA在空气/水界面聚集行为的影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