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21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1.2 车轮损伤介绍 | 第10-14页 |
1.2.1 轮缘损伤介绍 | 第10-14页 |
1.3 白层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| 第14-15页 |
1.3.1 白层的定义 | 第14页 |
1.3.2 白层的特点 | 第14-15页 |
1.3.3 白层形成的影响因素 | 第15页 |
1.4 白层的研究现状 | 第15-18页 |
1.5 超声冲击表面强化的特点及应用 | 第18-20页 |
1.5.1 超声冲击技术的特点 | 第18-19页 |
1.5.2 超声冲击技术的应用 | 第19-20页 |
研究内容 | 第20-21页 |
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| 第21-28页 |
2.1 试验材料 | 第21页 |
2.2 试验设备 | 第21-23页 |
2.2.1 超声冲击设备 | 第21-23页 |
2.2.2 其它检测设备 | 第23页 |
2.3 试验方法 | 第23-27页 |
2.3.1 试样的预处理 | 第23页 |
2.3.2 超声冲击方案 | 第23-24页 |
2.3.3 试样的检测 | 第24-27页 |
本章小结 | 第27-28页 |
第三章 失效车轮表层分析 | 第28-36页 |
3.1 宏观形貌分析 | 第28页 |
3.2 金相组织观察 | 第28-32页 |
3.3 白层组织扫描形貌观察 | 第32-33页 |
3.4 白层显微硬度分析 | 第33-34页 |
3.5 车轮白层形成原因探讨 | 第34-35页 |
本章小结 | 第35-36页 |
第四章 不同材料超声冲击表面强化的研究 | 第36-61页 |
4.1 重载车轮钢超声冲击强化研究 | 第36-51页 |
4.1.1 表面粗糙度分析 | 第36-38页 |
4.1.2 显微硬度分析 | 第38-40页 |
4.1.3 表面应力检测结果 | 第40-41页 |
4.1.4 金相组织观察 | 第41-46页 |
4.1.5 扫描形貌观察 | 第46-49页 |
4.1.6 透射电镜观察 | 第49-50页 |
4.1.7 车轮钢超声冲击强化的可行性分析和白层形成的关系 | 第50-51页 |
4.2 超声冲击钢轨钢强化的研究 | 第51-53页 |
4.3 超声冲击纯铁强化的研究 | 第53-58页 |
4.3.1 金相组织观察 | 第53-55页 |
4.3.2 扫描形貌观察 | 第55-56页 |
4.3.3 显微硬度分析 | 第56-57页 |
4.3.4 表面应力检测结果 | 第57-58页 |
4.4 轮轨钢超声冲击硬化机理 | 第58-59页 |
本章小结 | 第59-61页 |
结论 | 第61-6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2-65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65-66页 |
致谢 | 第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