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8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1.3 相关理论基础 | 第13-16页 |
1.3.1 需求层次理论 | 第13-14页 |
1.3.2 社会分层理论 | 第14-15页 |
1.3.3 福利多元理论 | 第15-16页 |
1.4 研究内容和方法 | 第16-18页 |
1.4.1 研究内容概述 | 第16页 |
1.4.2 研究方法概述 | 第16-18页 |
第2章 国内外多元化养老服务模式的发展与经验 | 第18-29页 |
2.1 我国目前养老模式发展概况 | 第18-20页 |
2.2 我国先进地区多元化养老服务模式 | 第20-23页 |
2.2.1 北京——“九养”服务模式 | 第20-22页 |
2.2.2 上海市多元化养老服务模式 | 第22页 |
2.2.3 香港社区养老模式 | 第22-23页 |
2.3 国外先进多元化养老服务养老模式 | 第23-27页 |
2.3.1 美国多元化养老服务模式 | 第23-25页 |
2.3.2 英国多元化养老服务模式 | 第25-26页 |
2.3.3 日本多元化养老服务模式 | 第26-27页 |
2.4 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借鉴与分析 | 第27-28页 |
2.4.1 社区在养老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| 第27页 |
2.4.2 人性化的专业养老服务和多元化的服务供给主体 | 第27页 |
2.4.3 依照需求及需求层次安排和创新养老模式 | 第27-28页 |
2.4.4 养老模式之间不是相互孤立的 | 第28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28-29页 |
第3章 海拉尔区蒙古族养老服务模式问题及成因 | 第29-40页 |
3.1 海拉尔区蒙古族居民形态的发展过程及生活特点 | 第29-30页 |
3.1.1 海拉尔区蒙古族居民的发展历程 | 第29页 |
3.1.2 当下海拉尔区蒙古族居民生活特点 | 第29-30页 |
3.2 海拉尔区养老服务模式现状 | 第30-36页 |
3.2.1 海拉尔区养老机构整体情况 | 第31-32页 |
3.2.2 海拉尔区家庭养老服务模式现状 | 第32页 |
3.2.3 海拉尔区机构养老服务模式现状 | 第32-33页 |
3.2.4 胜利办秀水社区的幸福9号居家养老模式 | 第33-34页 |
3.2.5 康复医院的医养结合养老模式 | 第34-35页 |
3.2.6 海拉尔区蒙古族异地养老模式的兴起 | 第35-36页 |
3.3 海拉尔区蒙古族多元化养老服务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| 第36-37页 |
3.3.1 基础设施不完善 | 第36页 |
3.3.2 政策制度不健全 | 第36-37页 |
3.3.3 服务内容较单一 | 第37页 |
3.3.4 养老护理队伍专业化程度低 | 第37页 |
3.3.5 运行经费缺乏 | 第37页 |
3.4 海拉尔区蒙古族多元化养老服务模式中问题产生的原因 | 第37-39页 |
3.4.1 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| 第37-38页 |
3.4.2 政府没有统筹协调 | 第38页 |
3.4.3 给予扶持政策不落地 | 第38页 |
3.4.4 专业人员不足 | 第38-39页 |
3.4.5 资金来源渠道窄 | 第39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39-40页 |
第4章 海拉尔地区蒙古族多元化养老服务模式的构建 | 第40-50页 |
4.1 海拉尔地区老年人需求分析 | 第40-44页 |
4.1.1 海拉尔区蒙古族多元化养老调查分析 | 第40-44页 |
4.2 海拉尔地区蒙古族多元化养老服务模式的内容 | 第44-46页 |
4.2.1 多元化养老服务模式的构成 | 第44页 |
4.2.2 强化基本家庭养老模式 | 第44-45页 |
4.2.3 丰富多元化养老服务模式 | 第45-46页 |
4.3 海拉尔地区蒙古族多元化养老服务趋势 | 第46-47页 |
4.3.1 满足多元化养老服务需求 | 第46页 |
4.3.2 加强规划引导提高多元化养老服务业发展水平 | 第46-47页 |
4.3.3 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模式建设 | 第47页 |
4.4 海拉尔地区蒙古族多元化养老服务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| 第47-49页 |
4.4.1 发展多元化养老服务模式具有客观必然性 | 第47-48页 |
4.4.2 多元化养老服务模式建设是解决当前养老局面的必经途径 | 第48页 |
4.4.3 社会需求是多元化养老服务模式建设的动力 | 第48-49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49-50页 |
第5章 海拉尔地区蒙古族多元化养老服务模式的对策建议 | 第50-56页 |
5.1 突出政府在养老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| 第50-51页 |
5.1.1 不断完善立法为多元化养老服务模式提供法制环境 | 第50页 |
5.1.2 重视养老问题的制度保障 | 第50页 |
5.1.3 使社会资本有章可循的进入养老产业 | 第50-51页 |
5.1.4 加强对养老服务人员的培训 | 第51页 |
5.2 加快推进多元化养老服务业的施政策略 | 第51-52页 |
5.2.1 不断提高投融资保障 | 第51页 |
5.2.2 完善土地供应政策 | 第51页 |
5.2.3 完善税费优惠政策 | 第51-52页 |
5.2.4 完善补贴支持政策 | 第52页 |
5.2.5 完善人才培养和就业政策 | 第52页 |
5.3 完善市场监管机制 | 第52-53页 |
5.3.1 建立养老服务行业准则 | 第52-53页 |
5.3.2 建全养老服务业合理价格及考核体系 | 第53页 |
5.3.3 完善养老服务业需求统计体系 | 第53页 |
5.4 优化社会养老发展和谐环境 | 第53-54页 |
5.4.1 引导全社会树立尊老爱老敬老的氛围 | 第53-54页 |
5.4.2 加大舆论宣传教育作用 | 第54页 |
5.4.3 发挥公益组织的积极补充性 | 第54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54-56页 |
结论 | 第56-5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8-62页 |
附录 | 第62-66页 |
后记 | 第66-67页 |
个人简历 | 第6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