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天文学、地球科学论文--水文地质学与工程地质学论文--工程地质学论文--动力地质及工程地质作用论文--滑坡论文

无连梁双排抗滑桩受力特性的试验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一章 绪论第9-16页
    1.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抗滑桩的发展及其研究现状第9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双排抗滑桩的研究现状第11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主要不足第14页
    1.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14-16页
第二章 抗滑桩的基本计算理论及方法第16-32页
    2.1 滑坡的基本概念和防治措施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滑坡的基本概念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滑坡的防治措施第16页
    2.2 抗滑桩的分类第16-17页
    2.3 滑坡稳定性计算理论第17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滑坡稳定性计算方法介绍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滑坡推力的分布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滑坡推力计算第19-21页
    2.4 抗滑桩计算模型第21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抗滑桩的力学模型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抗滑桩计算方法第22-24页
    2.5 双排抗滑桩适用条件及相关规定第24-25页
    2.6 双排抗滑桩计算理论第25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6.1 比例系数法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6.2 刚架结构模型法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6.3 力法求解第28-31页
    2.7 本章小结第31-32页
第三章 无连梁双排抗滑桩物理模型试验设计第32-46页
    3.1 试验目的第32页
    3.2 模型试验的相似性设计第32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试验相似性设计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模型试验材料的选取第33-37页
    3.3 模型试验装置设计第37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试验装置以及模型设计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加载方式及设备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测试内容及测试原件的布设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测试原件和测试仪器型号第41-42页
    3.4 试验步骤第42-45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45-46页
第四章 无连梁双排抗滑桩模型试验数据分析第46-61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46页
    4.2 抗滑桩弯矩分析第46-51页
    4.3 抗滑桩压力分析第51-55页
    4.4 抗滑桩位移分析第55-56页
    4.5 抗滑桩破坏分析第56-59页
    4.6 本章小结第59-61页
第五章 黄土滑坡双排抗滑桩数值分析第61-73页
    5.1 引言第61页
    5.2 ABAQUS有限元计算第61-62页
    5.3 数值分析模型设计第62-6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材料的本构关系第6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滑坡模型设计第62-64页
    5.4 计算结果分析第64-71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位移分析第64-67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受力分析第67-71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桩身弯矩对比第71页
    5.5 本章小结第71-73页
总结与展望第73-75页
参考文献第75-78页
致谢第78页

论文共7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预制混凝土叠合连梁抗震性能研究与改进设计
下一篇:基于粘滞阻尼器的建桥合一结构减震控制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