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天文学、地球科学论文--地球物理学论文--空间物理论文--外层空间日地关系物理论文

行星际大尺度结构及其地磁效应

摘要第5-8页
Abstract第8-10页
第1章 引言第20-52页
    1.1 行星际日冕物质抛射(ICME)第20-29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局地观测卫星:Wind卫星和ACE卫星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ICME的局地观测特征及判定条件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磁云的局地观测特征及判定条件第25-29页
    1.2 CME的观测仪器与方法第29-3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CME的观测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STEREO卫星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SOHO卫星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日冕仪观测CME的局限性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5 GCS模型第36-39页
    1.3 流相互作用区(SIR)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概述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SIR与ICME的相互作用第40-41页
    1.4 地磁暴第41-49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地磁暴的定义和分类第41-44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地磁暴的行星际起源第44-49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地磁暴和ICME参数的相关性第49页
    1.5 小结第49-52页
第2章 ICME的年出现率和局地特征的统计研究第52-66页
    2.1 ICME的年出现率第53-54页
    2.2 ICME性质的统计分析第54-6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磁场和等离子体参数的分布第54-5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磁云和非磁云磁场和等离子体参数对比第56-5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磁场和等离子体参数随太阳活动周的变化第5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是否引起激波的ICME参数对比第59-6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激波的参数分布第61-63页
    2.3 小结第63-66页
第3章 ICME地磁效应的统计研究第66-86页
    3.1 ICME的分类第66-70页
    3.2 局地观测到的不同类型的ICME第70-72页
    3.3 不同类型的ICME的地磁效应第72-73页
    3.4 对比不同太阳活动周ICME所引起的地磁暴第73-76页
    3.5 ICME参数和地磁暴之间的相关性第76-78页
    3.6 对比不同类型ICME地磁效应第78-80页
    3.7 S-ICMEs的地磁效应第80-82页
    3.8 小结第82-86页
第4章 ICME与SIR相互作用的地磁效应统计研究第86-100页
    4.1 SIR列表的建立第86-88页
    4.2 SIR的地磁效应第88-90页
    4.3 SIR-ICME的地磁效应第90页
    4.4 SIR地磁效应的半年周期变化第90-98页
    4.5 小结第98-100页
第5章 ICME的太阳源分析第100-120页
    5.1 2011年5月28日类stealth ICME太阳源分析第100页
    5.2 局地ICME观测第100-101页
    5.3 类stealth ICME的遥感观测及分析第101-11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CME-1的观测和分析第104-10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CME-2的观测和分析第108-11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CME-1与CME-2在行星际空间中相互作用第110-111页
    5.4 分析ICME的局地数据第111-114页
    5.5 结果分析与讨论第114-120页
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120-124页
参考文献第124-134页
致谢第134-136页
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36-137页

论文共13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大别山碧溪岭榴辉岩退变质过程的Sm-Nd同位素体系及对定年的影响
下一篇:基于地震台阵技术的地脉动背景噪声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