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贸易经济论文--中国国内贸易经济论文--商品流通论文--电子贸易、网上贸易论文

奖励无限制情形下协作式众包激励策略优化研究

摘要第6-7页
Abstrat第7-8页
第一章 绪论第11-21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3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众包相关概念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众包激励相关研究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众包模式下接包方参与动因研究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研究评述第17页
    1.3 研究内容第17-18页
    1.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第18-19页
    1.5 主要创新点第19-21页
第二章 相关理论研究第21-26页
    2.1 竞赛理论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竞赛结构设计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竞赛奖惩机制设计第22-23页
    2.2 全支付拍卖理论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竞标者估值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全支付拍卖模型基本假设第24页
    2.3 动机理论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内部动机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外部动机第25-26页
第三章 无奖励限制下协作式众包声誉激励策略优化第26-35页
    3.1 模型建立第26-28页
    3.2 协作式众包声誉奖励分配策略研究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声誉激励模型中接包方接包策略分析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声誉激励模型中发包方奖励分配策略分析第29-30页
    3.3 协作式众包奖励分配策略的比较均衡分析第30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协作式众包模式下接包方能力水平变化对奖励分配策略的影响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协作式众包模式下接包方参与数量变化对奖励分配策略的影响第32-33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33-35页
第四章 无奖励限制情形下协作式众包赏金激励策略优化第35-44页
    4.1 无奖励限制情形下的协作式众包赏金激励策略模型构建第35-38页
    4.2 奖励限制情形下的协作式众包赏金激励策略模型构建第38-39页
    4.3 协作式众包赏金激励策略优化效果评估第39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接包方均衡策略比较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发包方奖励设置比较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发包方最大期望收益比较第42-43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43-44页
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44-46页
    5.1 研究结论第44-45页
    5.2 未来研究展望第45-46页
参考文献第46-50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0-51页
致谢第51页

论文共5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近代天津澡堂业研究
下一篇: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出口结构特征--基于世界投入产出表分解结果的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