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1 引言 | 第11-13页 |
2 文献综述 | 第13-24页 |
2.1 样例学习概念 | 第13页 |
2.2 样例学习的理论基础 | 第13-16页 |
2.2.1 学习专长 | 第13-15页 |
2.2.2 认知负荷理论 | 第15-16页 |
2.3 样例学习的研究 | 第16-21页 |
2.3.1 完整样例的研究 | 第16-17页 |
2.3.2 不完整样例的研究 | 第17-18页 |
2.3.3 有无标记的样例学习研究 | 第18-20页 |
2.3.4 有无解释的样例学习研究 | 第20-21页 |
2.4 问题提出 | 第21-22页 |
2.5 研究创新性 | 第22-24页 |
3 实验一 专家学生与新手学生问题解决的比较研究 | 第24-37页 |
3.1 实验目的 | 第24页 |
3.2 实验假设 | 第24页 |
3.3 实验方法 | 第24-25页 |
3.3.1 实验被试 | 第24-25页 |
3.3.2 实验设计 | 第25页 |
3.4 研究方法 | 第25-26页 |
3.4.1 眼动追踪技术 | 第25-26页 |
3.4.2 出声思维法 | 第26页 |
3.5 实验材料 | 第26-27页 |
3.6 实验程序 | 第27-28页 |
3.7 实验数据的分析方法 | 第28-30页 |
3.7.1 眼动数据分析方法 | 第28-29页 |
3.7.2 出声思维的数据分析方法 | 第29-30页 |
3.8 实验结果 | 第30-35页 |
3.8.1 专家学生与新手学生问题解决正确率的差异 | 第30页 |
3.8.2 专家学生与新手学生问题解决过程的差异比较 | 第30-35页 |
3.9 研究讨论 | 第35-37页 |
3.9.1 专家学生的问题解决特点 | 第35-36页 |
3.9.2 根据学习专长设计样例 | 第36-37页 |
4 实验二 标记与解释对新手学生样例学习影响的眼动研究 | 第37-47页 |
4.1 实验目的 | 第37页 |
4.2 实验假设 | 第37页 |
4.3 实验方法 | 第37-41页 |
4.3.1 实验被试 | 第37-38页 |
4.3.2 实验设计 | 第38-39页 |
4.3.3 数据收集方法 | 第39页 |
4.3.4 实验材料 | 第39页 |
4.3.5 实验程序 | 第39-40页 |
4.3.6 实验数据的分析方法 | 第40-41页 |
4.4 实验结果 | 第41-45页 |
4.4.1 不同样例组的新手学生对样例兴趣区的注视时间 | 第42-43页 |
4.4.2 不同样例组的新手学生对样例兴趣区的注视次数 | 第43-44页 |
4.4.3 不同样例组新手学生的即时测试成绩 | 第44页 |
4.4.4 不同样例组新手学生的延时测试成绩 | 第44页 |
4.4.5 学习持续效果分析 | 第44-45页 |
4.5 讨论 | 第45-47页 |
4.5.1 标记与解释对新手学生样例学习过程的影响 | 第45-46页 |
4.5.2 标记与解释对新手学生样例学习效果的影响 | 第46-47页 |
5 研究结论 | 第47-48页 |
5.1 研究结论 | 第47页 |
5.2 教学建议 | 第47-48页 |
6 研究不足与研究展望 | 第48-49页 |
6.1 研究不足 | 第48页 |
6.2 研究展望 | 第48-4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9-55页 |
附录 | 第55-75页 |
致谢 | 第75-7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