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公路运输论文--桥涵工程论文--桥梁试验观测与检定论文

基于瞬态冲击的钢管混凝土拱桥钢管脱空检测技术研究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-5页
第一章 绪论第9-18页
    1.1 钢管混凝土拱桥既有结构脱空现象调查第9-10页
    1.2 钢管混凝土拱桥钢管脱空原因与机理分析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钢管混凝土的工作原理第1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钢管混凝土拱肋的脱空机理分析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钢管混凝土拱肋的脱空现象分类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脱空的危害第12页
    1.3 现有钢管混凝土拱桥病害检测技术第12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直接钻孔取芯法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超声波法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光纤传感监测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冲击回波法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5 其他检测方法第15-16页
    1.4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第16-18页
第二章 瞬态冲击法及结构振动理论第18-28页
    2.1 瞬态冲击的原理第18-19页
    2.2 圆柱壳的振动理论第19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圆柱壳振动的基本方程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壳体振型的正交性第21-23页
    2.3 拱的振动原理第23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拱的平面振动原理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拱的空间振动理论第25-27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27-28页
第三章 空心钢管的振动特性研究第28-48页
    3.1 模态参数识别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模态识别方法概述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模态识别方法分类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模态分析在工程中的应用第29-30页
    3.2 空心钢管有限元分析理论基础第30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有限元法概述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实体单元与壳体单元第30-34页
    3.3 空心钢管的动力特性仿真分析第34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空心直钢管有限元分析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空心钢管拱有限元分析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对有限元分析中模拟薄壳结构的建议第38页
    3.4 空心直钢管的模态试验研究第38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空心钢管模型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固定敲击点,移动拾振点法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固定拾振点,移动敲击点法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针对薄壳圆柱形结构,建议改进的测试方法第41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5 模态试验结果分析第43-47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47-48页
第四章 钢管混凝土模型试验研究第48-66页
    4.1 模型试验测试系统简介第48-50页
    4.2 直钢管混凝土模型试验研究第50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预设脱空模型制作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模型试验测试过程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模型试验结果及分析第52-57页
    4.3 钢管混凝土拱模型试验研究第57-6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钢管混凝土拱模型制作第57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钢管混凝土拱测试流程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钢管混凝土拱测试结果及分析第60-64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64-66页
第五章 基于加速度谱能量的钢管混凝土脱空识别方法研究第66-80页
    5.1 加速度谱能量法原理第66-67页
    5.2 主要步骤概述第67-68页
    5.3 直钢管混凝土的脱空识别第68-7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测试过程第68-7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分析过程简述第70-7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识别结果第71页
    5.4 钢管混凝土拱的脱空识别第71-79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测试过程第71-77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分析过程简述第77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识别结果第77-79页
    5.5 本章小结第79-80页
第六章 基于声振原理的钢管混凝土脱空模型试验研究第80-88页
    6.1 试验原理第80页
    6.2 模型试验过程第80-83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直钢管混凝土模型试验第80-82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钢管混凝土拱模型试验第82-83页
    6.3 直钢管混凝土模型试验结果及分析第83-84页
    6.4 钢管混凝土拱模型试验结果及分析第84-87页
    6.5 本章小结第87-88页
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第88-90页
    7.1 主要结论第88-89页
    7.2 进一步研究工作展望第89-90页
致谢第90-91页
参考文献第91-95页
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论文第95页

论文共9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热力管道保温效果影响因素研究
下一篇:随机布设多天线信号合成关键技术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