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2-16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2-13页 |
1.2 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13-14页 |
1.3 本文主要工作 | 第14-15页 |
1.4 本文组织结构 | 第15-16页 |
第2章 相关工作 | 第16-32页 |
2.1 相关技术 | 第16-22页 |
2.1.1 移动客户端-Android | 第16-17页 |
2.1.2 即时通讯协议-WebSocket协议 | 第17-18页 |
2.1.3 分布式消息系统-Kafka | 第18-19页 |
2.1.4 流数据处理-Storm | 第19-21页 |
2.1.5 分布式存储系统-HBase | 第21-22页 |
2.2 相关研究 | 第22-31页 |
2.2.1 LBS查询技术 | 第22-24页 |
2.2.2 移动数据仿真技术 | 第24-26页 |
2.2.3 城市道路行程时间估计模型 | 第26-27页 |
2.2.4 路径推荐算法 | 第27-29页 |
2.2.5 最短路径求解算法 | 第29-31页 |
2.3 本章小结 | 第31-32页 |
第3章 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| 第32-54页 |
3.1 系统的分析 | 第32-34页 |
3.1.1 系统实现目标 | 第32页 |
3.1.2 可行性分析 | 第32页 |
3.1.3 系统功能性需求分析 | 第32-33页 |
3.1.4 系统性能需求分析 | 第33-34页 |
3.2 系统的架构 | 第34-36页 |
3.2.1 系统体系结构的设计 | 第34-35页 |
3.2.2 系统功能模块划分 | 第35-36页 |
3.3 客户端的设计与实现 | 第36-38页 |
3.3.1 账户管理模块 | 第37页 |
3.3.2 好友管理模块 | 第37页 |
3.3.3 消息处理模块 | 第37-38页 |
3.3.4 结果显示模块 | 第38页 |
3.3.5 位置获取模块 | 第38页 |
3.4 服务端的设计与实现 | 第38-43页 |
3.4.1 数据库操作模块 | 第39-40页 |
3.4.2 面向路网的移动对象间连续状态查询功能 | 第40-42页 |
3.4.3 欧式距离查询功能及最短路径查询功能 | 第42页 |
3.4.4 消息交换机制 | 第42-43页 |
3.5 两端通讯的设计与实现 | 第43-46页 |
3.5.1 基于WebSocket协议实现全双工通讯 | 第43-45页 |
3.5.2 两端会话的连接管理 | 第45-46页 |
3.6 系统测试 | 第46-53页 |
3.6.1 系统功能测试 | 第47-52页 |
3.6.2 系统性能测试 | 第52-53页 |
3.7 本章小结 | 第53-54页 |
第4章 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 | 第54-88页 |
4.1 城市交通路网的建模 | 第54-63页 |
4.1.1 问题的提出及基本思路 | 第54页 |
4.1.2 城市交通路网的特性分析 | 第54-55页 |
4.1.3 城市交通路网模型的运行框架设计 | 第55-56页 |
4.1.4 数据结构的设计 | 第56-57页 |
4.1.5 路网文件的介绍及处理 | 第57-59页 |
4.1.6 实时路况的模拟 | 第59-60页 |
4.1.7 移动对象的初始状态生成算法 | 第60-61页 |
4.1.8 基于路径推荐的移动对象更新算法 | 第61-63页 |
4.2 移动对象间连续状态查询算法的优化 | 第63-74页 |
4.2.1 问题的提出及解决思路 | 第63-64页 |
4.2.2 状态查询算法的处理框架优化及位置读取策略 | 第64-67页 |
4.2.3 基于分布式架构的状态查询算法 | 第67-69页 |
4.2.4 实验设计及性能分析 | 第69-74页 |
4.3 基于历史模型评估的路径推荐算法 | 第74-86页 |
4.3.1 问题的提出 | 第74-75页 |
4.3.2 算法基本思想 | 第75页 |
4.3.3 算法设计 | 第75-80页 |
4.3.4 算法分析 | 第80-81页 |
4.3.5 实验设计与性能分析 | 第81-86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86-88页 |
第5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88-90页 |
5.1 总结 | 第88-89页 |
5.2 展望 | 第89-9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0-94页 |
致谢 | 第94-96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| 第9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