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绪论 | 第6-14页 |
(一)托尼·莫里森小说中的黑人女性“生存”主题 | 第6-8页 |
(二)《最蓝的眼睛》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8-12页 |
(三)本论文研究意义、方法与创新点 | 第12-14页 |
一、审美实践中的时间意象----女性“生存”载体 | 第14-25页 |
(一)镜子---女性生存的审美观照体 | 第15-18页 |
(二)布娃娃---女性自我成长途中的残骸体 | 第18-21页 |
(三)蓝调歌者---女性艰难岁月里的多彩治疗体 | 第21-25页 |
二、女性时间----困惑于反抗初衷中的“生存”模式 | 第25-34页 |
(一)维护女性自立地位的时间---波莉的女性生存意识 | 第26-29页 |
(二)拒斥男性编制建构的时间---芝娜、波兰和麦莉的女性生存实践 | 第29-31页 |
(三)摆渡于两代妇女中的时间---杰萝丹的生存模式 | 第31-34页 |
三、支离断层的叙事时间----女性“生存”枷锁 | 第34-42页 |
(一)“秋冬春夏”的颠倒乱序---女性生存的错层叙述 | 第35-37页 |
(二)富有意味的时间碎片化---女性生存的碎片化叙述 | 第37-39页 |
(三)“星期六”---女性生存的特殊叙述标示 | 第39-42页 |
结语 | 第42-4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4-47页 |
致谢 | 第47-48页 |
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| 第4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