虹影小说创作论
中文摘要 | 第3-4页 |
英文摘要 | 第4页 |
绪论 | 第7-10页 |
第一章 虹影小说的发生 | 第10-19页 |
一、童年经验 | 第10-12页 |
二、故乡情结 | 第12-15页 |
三、文化碰撞 | 第15-19页 |
第二章 自我寻找与现实观照 | 第19-31页 |
一、对“自我”的寻找 | 第19-23页 |
1、对自我身世的追寻 | 第19-20页 |
2、对自我生命的寻找 | 第20-22页 |
3、对文化身份的确认 | 第22-23页 |
二、对中国现实的关注 | 第23-26页 |
1、对下层女性悲惨命运的书写 | 第23-25页 |
2、对城市贫民生存状态的关注 | 第25-26页 |
三、对历史的另一种书写 | 第26-31页 |
1、对文革的个人化阐释 | 第27-29页 |
2、阐释历史的多种可能性 | 第29-31页 |
第三章 艺术形式的创新 | 第31-44页 |
一、混淆文体 | 第31-35页 |
1、小说与自传 | 第31-33页 |
2、文本拼贴的艺术 | 第33-35页 |
二、真实与虚构 | 第35-40页 |
1、“元叙述”的运用 | 第35-38页 |
2、文本的相互联系 | 第38-40页 |
三、故事的重写 | 第40-44页 |
1、重写笔记小说系列 | 第41-42页 |
2、事实的重写型小说 | 第42-44页 |
第四章 故事与市场 | 第44-53页 |
一、欲望化的叙事 | 第44-47页 |
1、欲望主体的自我发现 | 第44-45页 |
2、女性爱欲的张扬 | 第45-47页 |
二、故事性的彰显 | 第47-50页 |
1、故事至上的叙述狂 | 第47-48页 |
2、专业小说的可能性 | 第48-50页 |
三、现代传媒的运用 | 第50-53页 |
结语:虹影小说的价值和局限 | 第53-5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5-58页 |
致谢 | 第58-59页 |
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(著)及科研情况 | 第59页 |